传奇|小龙虾:从入侵物种到美食传奇( 二 )
同样过“小龙虾节”的还有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人。按照州地方志的记载,这里的美洲原住民早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就已经烹饪食用小龙虾,创造出诸如美洲螯虾圆馅饼这样的菜式。如今该州已将小龙虾作为当地重要的产业,美国食用的小龙虾有98%都产自路易斯安那州。1983年,路易斯安那州把克氏原螯虾选为州代表动物,同年起每年举办“小龙虾节”。相比瑞典小龙虾的清甜,美国小龙虾的滋味更像“麻小”——最常见的料理方式是将小龙虾与马铃薯、玉米同煮,加入卡疆粉后制成辣味卡疆小龙虾。
除了最早吃小龙虾的瑞典和原产地北美,澳洲、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都对小龙虾兴致勃勃。澳大利亚餐厅常见含有小龙虾的菜式,法国虽然本地小龙虾资源有限,主要依赖进口,却是欧洲国家中消费小龙虾的大头。不过,直到20年前,真正消费小龙虾的大户还没有开启小龙虾的美食之旅,然而一旦启程,无论是产量、菜式还是消费,这里都将一骑绝尘。
来到中国,从田间地头到夏季必享
在上世纪30年代,第一批来到中国的小龙虾依旧是以入侵物种的身份登陆。在它到来前,国内也有四种原生态的小龙虾,分别是东北黑螯虾、南京黑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黑螯虾。外来小龙虾在繁殖力、环境适应和资源争夺上明显技高一筹,很快反客为主。从南京的湖泽出发,顺着长江水域,小龙虾的子子孙孙到达了长三角的农田边与池塘里。渐渐地,田间、水渠、河道里常见的除了鱼虾泥鳅,还有挥舞着钳子的小龙虾。
一开始没有人把田沟里的小龙虾视作美食,小龙虾只是作为养殖饲料试验培育。直到上世纪60年代,国人都没有把小龙虾看成正经食物。偶有长江沿岸的居民将其捉来尝试做成小吃,烹饪方法基本是盐水煮食,还没下锅,烹饪过程中复杂的清洗工序往往已把人们食用的热情打消了一半。归根结底,最开始遇冷的原因在于小龙虾食材的烹饪方式还没有被发掘。
但在美食历史悠久的中国,小龙虾注定不会被埋没。1993年,江苏盱眙的一家调料店在制作新调料品种的过程中推出了“十三香小龙虾”的吃法。经过麻辣鲜甜酱料的调教,红亮虾壳被剥开后手指也留香,浸入了香料的虾肉更让人胃口大开。十三香小龙虾一炮而红,借此从家庭厨房走向了街边大排档。2000年左右,街边吃小龙虾的风潮从南京出发,迅速辐射到上海、安徽、苏州等地。夏季天空晚霞铺开时,街边大排档的一串串灯泡也被拉挂了出来,映照着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大口喝着冰啤、剥虾间谈笑风生。
接着吃虾风潮席卷全国,小龙虾的口味被争相开发,除了经典的十三香、麻辣、蒜蓉以外,还有冰镇小龙虾、梅干菜烧小龙虾、蛋黄锅巴小龙虾、柠檬小龙虾、臭豆腐小龙虾、红油小龙虾、拌汤小龙虾、芥香小龙虾……聚餐叙旧,吃小龙虾是一个聪明的选择。除了它挑逗舌尖的口味、正襟剥虾的仪式感,最重要的是没人能在吃小龙虾的同时还能兼顾手机。想吃小龙虾,只能把滑动手机的手指用在与虾壳的搏斗中,把注意力专注在眼前的美食和一起进餐的人上。由此,小龙虾能成为宵夜文化的明星也就不足为奇。每年从6月初起,长江沿岸城市仿佛一夜之间就冒出许多打着“小龙虾”字样的红字招牌,而小龙虾的消费场景也从街边小吃扩展到餐馆乃至星级酒店。各大城市一入夏,各式红艳油亮的小龙虾散发的香气与冰镇啤酒的泡沫交织跃动,等着人们齐聚一桌将其剥壳吃掉。
文章插图
湖北省襄阳市一商家举办龙虾节
推荐阅读
- 面条|东川面条是一个传奇——那是东川人的一种面子
- 带鱼|红烧带鱼
- 大泡|冰糖葫芦
- 咖啡店|咖啡店分三种:星巴克们、瑞幸们和即将死亡的小咖啡店
- 完饭|戏骨李嘉明吃霸王餐被批,独自吃饭拒付45元餐费,飞奔逃离小饭馆
- 蒸菜|元旦家宴,学会这6道蒸菜,简单快手,营养不上火,全家老小都夸你
- 肉松|别管有钱没钱,开心过年!5款美食提前囤,一家大小都爱吃
- 泰恩·米霍安|59岁的披萨外卖“小哥”潜水送披萨,最喜欢看到顾客惊讶的表情
- 南瓜吐司|迷你版南瓜小饼,一个一口真过瘾,平底锅就能做!
- 火锅|重庆一火锅店老板向食客派送新年红包,打开后惊喜:我格局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