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豆腐得味 远胜燕窝


燕窝|豆腐得味 远胜燕窝
文章图片


燕窝|豆腐得味 远胜燕窝
文章图片

□邱俊霖
中国是豆腐的故乡 。 自古以来 , 豆腐就被爱吃的中国人以多种方式烹饪成美食:豆腐羹、煎豆腐、蜜渍豆腐、麻辣豆腐、冻豆腐……有人甚至将豆腐比作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国粹” 。 上至厅堂 , 下至市井 , 这一老少咸宜的美食何以俘获广大人民的心?
古代豆腐制作原料选择更宽泛
相传 , 豆腐是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 究竟是不是刘安发明 , 至今尚无定论 , 而且 , 从汉代至隋唐的史书典籍中都没有出现过“豆腐”的身影 。 有学者研究 , 成书于北宋初年的笔记小说《清异录》中才第一次出现了“豆腐”一词 。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豆腐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 当时的黑豆、黄豆甚至绿豆都可以制作豆腐 , 水泡后碾碎去渣、蒸煮 , “大抵咸、苦、酸、辛之物”都可以用来点浆 , 不同的凝结剂点出来的豆腐则风味各异 。 明代人做豆腐的流程与今日大抵相似 , 唯独在原料的选择上更加宽泛 。 《本草纲目》中还提到:“豆腐之法 , 始于汉淮南王刘安 。 ”由此看来 , 淮南王发明豆腐的说法已深入人心 。
豆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 且价格实惠 , 自被发明后便广受吃货们欢迎 。 但如果认为豆腐是平民阶层的专属就大错特错了 。 在记录明代典章制度的《大明会典》中 , 记载了弘治年间的殿试酒饭中有豆腐五十连 。 清代的《国朝宫史》记录了当时内廷筵宴中的花费等规定 , 其中豆腐的开支就不少 。 由此可见 , 无论是寻常的市井人家抑或是居庙堂之高的王侯将相 , 都愿意体验豆腐带来的美妙味觉享受 。
豆腐自古烹饪花样繁多
古人食用豆腐的花样也非常多 , 宋朝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提到 , 当时南宋都城临安的酒店有豆腐羹和煎豆腐出售 。 此外 ,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还提到过一道甜味的“蜜渍豆腐” 。
除了清淡和偏甜口味的豆腐外 , 古人也爱吃“麻辣豆腐” 。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讲述戴宗去东京太师府送信 , 途经朱贵的酒店 , 吃了一道“加料麻辣熝豆腐” , 戴宗胃口大好 , 就着豆腐连喝了三大碗酒 , 不料却被朱贵的这道豆腐给迷晕了!
当然 , 古代的“麻辣豆腐”和现在的不太一样 。 现在做豆腐多是炒 , 而“熝”是熬煮的意思 。 其次 , 如今的麻辣豆腐多用辣椒调味 , 辣椒原产于美洲 。 无论是《水浒传》故事发生的北宋 , 还是作者施耐庵生活的明初 , 辣椒都还没有传入中国 , 那时辛辣味的调味品主要是花椒、姜和茱萸 。
除了在味道上下功夫 , 古人还会为豆腐做出不同的外形花样 。 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记载过“彩色豆腐”的做法:用仙人草取汁做成的“绿豆腐”、用薜荔果取汁制成的“红豆腐”、用蕨粉制成的“黑腐”……同时 , 还会对豆腐进行深加工 。 《物理小识》中记载了“红腐乳”的做法 , 即将细豆腐压实、切块、熬煮风干后放进瓮里 , 用香料层层覆盖 , 最后浇上红曲酒浸泡百日便成了红腐乳 。
古代没有冰箱 , 可古人也会制作冻豆腐 。 比如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李化楠在自己的美食指南《醒园录》里就记录了冻豆腐的做法 , 冬天将豆腐冻起来放在背阴房内 , 等冰水化尽后将豆腐放入大磁瓮里埋到背阴的土中 , 要吃的时候再取出来烩食 , 真是美食中的佳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