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从追赶到领跑创新之车永远在路上


智能|从追赶到领跑创新之车永远在路上
文章图片
2017年6月2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全球首创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首次发布 。
智能|从追赶到领跑创新之车永远在路上
文章图片
▲冯江华(左2)指导400千米/时高速动车组用永磁牵引系统研制 。
智能|从追赶到领跑创新之车永远在路上
文章图片
▲我国首条全线采用永磁牵引系统的线路——长沙地铁5号线 。
智能|从追赶到领跑创新之车永远在路上
文章图片
和谐1型八轴9600千瓦机车在大秦线牵引2万吨重载列车 。
■采访人员 李芸 ■王越 姜杨敏
11月8日,北京 。
被誉为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的“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了第十三届获奖名单,有40位专家和1个团体获此殊荣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名列其中 。
众所周知,以“复兴号”高速列车为代表的中国高铁是一张誉满全球的“亮丽名片”,究竟我国高铁制造有哪些独创的领先技术?近日,我们走进株洲所,专访了本次获奖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领域代表人物冯江华和他的科研团队,了解他们如何成功研制“复兴号”电力机车牵引控制系统,实现世界最高商业营运速度,并首创自主导向的“智轨”电车等一系列研发成果,在我国轨道交通控制与信息新技术上取得突破 。
“永磁牵引”异军突起
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火车能否多拉快跑,取决于机车的牵引能力,其牵引能力是由燃料或者电产生动力并通过复杂的传动装置实现的 。
近400年来,经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3次大的跨越,铁路运输始终是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的排头兵与中坚力量 。
1879年,德国第一台可供实用的电力机车投入使用 。电力机车虽然问世较早,但受经济基础、供电输电系统建设的限制,发展很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受到重视 。
20世纪下半叶,从全球范围看,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始终处于引进、消化、吸收的“追赶”地位 。1958年12月28日,株洲电力机车厂在苏联Н60型电力机车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工艺的基础上,研制出国产第一台电力机车6Y1型1号车样车 。
1959年,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局面,给基础薄弱的交通运输业带来巨大压力,铁路运输能力成为了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 。
此时的铁道部决策者认识到,与蒸汽牵引、内燃牵引相比,电力牵引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是功率大,运行速度快,运载能力强;二是电力牵引有明显的节能高效优势;三是电力牵引运输成本低;四是电力牵引不但适用于城市运输干线,还适应于缺水、高原、沙漠地区;五是电力牵引没有环境污染;六是能显著改善旅客的乘车条件 。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势在必行,我国电力机车研制迫在眉睫 。
1959年6月,我国唯一的电力机车研究所在株洲创立 。
株洲所成立后,立即全力投入到吸收苏联技术设计的6Y1型机车、吸收法国技术的6Y2型机车和韶山1型、韶山2型机车研制中,为电力机车关键设备的研发和高级人才队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后,株洲所的技术创新捷报频传:
第一代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引燃管整流器和调压开关“三大件”关键技术取得突破;1983年,韶山3型电力机车由株洲厂开始量产;
第二代电力机车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桥式全波整流、C0转向架等多项关键技术整体提升,1989年取代韶山1型电力机车,成为中国电气化铁路的主要牵引动力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