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子|一口青团,咬下江南的春天

清明细雨天苍茫 , 青团烛香祭奠忙 。 在江南地区 , 每到清明节 , 除了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之外 , 还要吃青团 。 青团作为流行于苏浙沪一带的中国传统时令食品 , 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 它碧绿的外观十分讨喜 , 看上去就像精美的玉器 , 结合香甜软糯的口感 , 吃一口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 让人仿佛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
团子|一口青团,咬下江南的春天
文章图片

寒食念故人
关于青团的起源 , 可谓众说纷纭 。 《周礼》中有这样一句话:“中春 , 以木铎( duo)修火禁于国中 。 ”意思是说 , 在农历二月振木铎来告知民众谨慎用火 。 也许从那时起 , 寒食的习俗便悄然诞生了 。
关于禁火 , 还曾经有过一段令人惋惜的故事 。 相传在春秋时期 , 晋文公重耳一不小心火烧了绵山 , 把自己非常器重的大臣介子推和他的母亲给活活烧死了 。 晋文公悔恨交加 , 为了纪念自己的爱臣 , 也告诫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 , 下令全国在介子推的忌日里禁止用火 。
国王下令不能用火 , 百姓可就犯了愁 。 民以食为天 , 没办法开灶 , 这几天的温饱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总不能饿肚子吧 。 于是 , 他们想了个办法 , 提前几天蒸好糯米团子 , 等到了禁火那天就吃已经做好的冷食 。 用艾草做成的糯米团子不仅能填饱肚子 , 还能驱寒 , 可谓一举两得 。 就这样 , 吃青团的习俗流传至今 。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更加有趣 。 传说在某年的清明节 , 清末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的一位将领被朝廷士兵追捕 , 一直追到了一个小村庄里 。 清兵知道这位将领没有逃多远 , 就把这个村庄包围起来 , 对进出的人严加看管 , 防止他们给将领带吃的东西 。 这位将领躲在一位农户家里 , 没有食物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 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十分焦急 。
这时 , 一位农民在外思索应该怎么办时 , 突然摔了一跤 , 爬起来看到手上、膝盖上都染成了绿色 。 他突然灵机一动 , 连忙采了些绿色的草叶 , 躲过了村口清兵的检查 , 回家后将草叶揉进糯米粉里做成团子 , 拿给那位将领吃 。 将领大概是饿久了 , 觉得这团子又香又糯还不粘牙 , 简直是人间美味 。 天黑之后 , 他在村民帮助下成功逃跑 。 后来 , 这位将领觉得这么好吃的东西应该推广出去 , 吃青团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来 。
团子|一口青团,咬下江南的春天
文章图片

青青艾草
许多人第一次吃青团的时候 , 都被它独特的颜色所吸引 。 青团的“青”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其实 , 这跟制作面团的一味材料有关 , 那就是艾草 。
要想做出青绿色的外表 , 首先就要制出青汁 。 把艾草洗净放入沸水中蒸煮 , 加入小苏打能让艾草变得更加鲜绿 , 等到颜色变成深绿之后就可以捞出 。 接着过凉水 , 挤去多余水分 , 再加入适当凉水 , 充分打碎 , 艾草糊糊就这样出现了 。
然后 , 要把糯米粉和少许淀粉以及已经做好的艾草糊放在一起和面 , 搅拌揉搓成碧绿色的面团 。 将面团分成每个约重五六十克的小块儿 , 用大拇指把它们一个个从中间按扁 , 凹下去的地方包入已经做好的豆沙馅料 , 之后封口继续揉搓成圆形 , 青团坯子即成 。
最后 , 要将它们送入蒸笼 。 为了让外观看起来更有光泽 , 可以在蒸之前刷上一层薄油 。 蒸十二至十五分钟后 , 一笼清香扑鼻的青团就做好了 。 青团做好之后 , 最好在三天内吃完 , 初次加热的青团软硬适中 , 再次加热后的青团水分流失严重 , 吃起来会变硬 , 导致原来的口感损失大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