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离家万里 , 有时能带走的只有一份与食物有关的记忆 。 在某种程度上 , 烹饪也是一种创作 , 厨师挑选食材 , 然后挥舞刀铲、炝炒煎炸或慢火细炖 , 在这个过程中 , 文化、家庭、记忆和经验等食物的秘密被藏匿在美味背后 , 就像艺术的奥义总隐秘地躲藏在作品的缝隙中 。
关注本土饮食、从个体经验和好奇出发的电子报(newsletter)《1000小食报》从去年8月发刊以来 , 颇受好评 。 经历24期电子报、两档主题展和“在地厨房”食谱体验等项目 , 发起人福州姑娘小样收获了什么?
食物关乎个体经验与记忆 , 也关乎可持续与未来 。 春节假期的这期城市生活回顾 , 我们将关注饭桌上的那些事 。
本期主持:王越洲
《两代人的厨房》主题展:
食物创造的记忆与对话
文章图片
《两代人的厨房》是由本土饮食传播计划“1000小食”联合位于福州的“白杨商店”在今年 1 月落地的一场新展览 。 去年 9 月 , “1000小食”策划的第一场饮食主题展览《饭桌上的家》在北京展出 。 作为这两场展览的策划人 , 也是一个在北京生活了第 11 年的福州人 , 我也将自己的好奇和困惑放进了两场展览中:
《饭桌上的家》指向的是流动社会中 , 我们在异乡通过饭桌建立起的“家”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能够代表本土饮食的食物是什么?如果去除“本土性”的标签 , 大家会将什么样的食物作为“家”的代表?
而此次定在福州举行《两代人的厨房》主题展 , 于我个人是“将本土饮食带回本土” , 面向的受众大部分都是在地居民 。 但即便没有离开本土 , 大家的饮食经验也在发生改变 , 这种改变来自城市发展和代际间生活方式的改变 。 所以我想能不能借由这样一次展览 , 来激发不同代际间的对话 , 也着眼于“厨房”这一空间中的种种细节 , 从本土饮食研究的视角去观察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和生活变迁 。
厨房牵动着一个家的味觉记忆 , 也透露着本土饮食的烹饪密码 。
通过采集两代人的厨房样貌和细节 , 观察相互交织其中的生活印记 , 我们一边具体地理解生活的变化 , 一边也寻回些曾令人熟悉的记忆香气 。
我们还看到 , 那些两代人之间没法说出口的话 , 可以用食物来传达 。
——《两代人的厨房》主题展介绍
文章图片
《两代人的厨房》于福州“白杨商店”展出(展览将持续到2月15日 , 春节休假安排:1月29-2月5日)
《两代人的厨房》主题展览通过电子报征集到 24 位读者朋友的两代厨房记忆 。 在这些关于厨房记忆的口述中 , 有许多深入、引人共鸣的细节:
一位在香港的朋友说到自己现在最常做的菜是香煎黄鱼 , 以前家人制作这道菜是将鱼放在厨房里晾干 , 而现在因为时间紧迫 , 通常就是用厨房纸快速将鱼擦干——但也因此少了许多与食材相处的时间 。
一位老家在福州永泰县的朋友 , 回忆老家的“番厝”(即厨房)印象最深的环节是用大号木桶“蒸捞饭” 。 后来他在当地集市上专门买了一只小号木桶 , 现在已经成为新家厨房最常用的厨具之一 。
还有一位人在上海的福州人 , 回忆起她在上海租屋的开放式厨房和福州外公家的厨房差别 , 前者充满了水汽(因为开放厨房所以少做炒菜 , 而以炖汤和鲜捞为主) , 后者则是铁锅爆炒的锅气 。
推荐阅读
- 牛排|牛上脑做出牛排效果这么做特别好吃,吃一周都不会腻
- 糖粉|这道奶油曲奇,一周吃六次都嫌少
- 疙瘩汤|这道营养疙瘩汤,一周吃六次都嫌少
- 热油|这道凉拌辣爽鸡胸肉,一周吃六次都嫌少
- 培根|老虎头蛋包饭这么做特别好吃,吃一周都不会腻
- 清江鱼|这道超简单又省心的蒜蓉烤鱼,一周吃六次都嫌少
- 减脂餐|减脂餐.凉拌菜这么做特别好吃,吃一周都不会腻
- 粉条|大寒后,记得多给孩子做它吃,一周吃3次,增强抵抗力,补充营养
- 饺子|瘦38斤,一周不重复的刷脂汤,超级好喝
- 馄饨|【早餐精选】老字号沈大成热门早餐组合,锅贴、生煎…让你一周早餐不重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