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茶香丹江头

一杯茗茶一段繁华 。
淅川楚文化的发祥地 。 800年楚国 , 其中在淅川的建都史有400多年 。 曾经茶作为奢侈品在楚都丹阳见证着那个年代王公贵族的实力与品位 。
悠悠数千年 平静的丹江水如玉带蜿蜒淅川将繁华带过将茶香流传 。
据考证淅川自古就是茶叶的适生地 , 虽不是茶的主产区 , 但境内种茶、饮茶的历史却很久远 茶文化源远流长 。 古时 , 丹江系“上通秦川 , 下达鄂渚”的主要通道 , 始于战国初期 , 繁荣于魏晋 , 鼎盛于明清至民国时期陇海铁路通车前 , 是我国南北水路交通的主要枢纽 。 宋代以来南阳茶商活跃清朝时期晋商在社旗赊店开辟南自武夷山、北至内蒙、俄罗斯的万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在淅川荆紫关建立了东茶西运的“金码头” 。 各地茶商在这里交汇南方的茶叶等货物通过丹江航道被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等广袤的西北地区及欧洲 。 今天青砖碧瓦的淅川荆紫关码头似乎还隐约能看到历史的画面那是熙熙攘攘的南北商贩 。
历朝历代淅川丹江一河两岸居民饮茶就非常普遍 , 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博大精深的饱含物质文化层面、精神文明层次的茶文化 。
淅川茶好历史也有记载 。
据淅川县有关志书记载 , 元朝时 , 今淅川县香花镇北王营村冯曾山一带盛产茶叶 , 因其独特的红土特质 , 加之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 , 日照周期长 , 雨量充沛 , 出产的茶叶香高、味浓、耐泡 , 被选为宫廷贡品 。
上世纪70年代 , 淅川县曾在荆紫关、西簧乡、毛堂乡、老城镇、上集镇等发展茶园1万亩90年代中后期 , 因经济效益等原因 , 众多茶园被毁 , 改种庄稼 , 而毛堂乡板山沟、桥沟 , 上集镇东沟、大龙等地保留种植有600余亩茶树 , 一年中春、夏、秋三季可采摘茶叶 , 亩均效益达8000元以上 , 茶叶市场一直供不应求 。
好茶源自好山水 。
淅川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区 , 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 , 全年总日照1994.4小时 , 年平均气温15.8℃ , 无霜期228天 , 热量多 , 霜期短 , 是河南省内最温暖的地方 。 年平均降水量804.3毫米 , 同时 , 素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之称的丹江口水库是天然的水热调节器 , 冬不严寒 , 夏不酷暑 。 我县境内的丹江、鹳河、淇河、滔河、刁河等大小河流467条 , 和丹江口水库一起为种植茶园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 同时 , 我县土壤有90.9%为黄棕壤 , 分布在山区 , 7.7%为紫色土 , 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 。 大多数土壤酸碱度均在5.5——6.5之间 , 非常适宜优质茶生产 , 全县可作茶园的坡地达50万亩之多 。
不久前 , 台湾商业协会副会长黄秋霜、台湾中华道教学院副院长罗翰林、台湾著名茶商王忠靖、台湾商业协会理事黄文骏一行莅临淅川 , 专门考察淅川茶叶生产 。 考察团一行一致认为 , 丹江口水库湖光山色 , 风光迷人 , 气候湿润 , 雨量充足 , 日照较长 , 与台湾高山茶的生长环境极为相似 , 若将高山茶移栽到水库沿岸 , 利用这里无可复制的水文和气候条件 , 必将生产出河南省乃至中国的又一优质茶叶 。
【古韵茶香丹江头】好茶诞生只待时机 。
在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小茶叶大产业 , 小茶叶大民生 , 小茶叶大文章”的要求后 , 近年来 , 茶产业在全省上下风生水起 。   独特的区位、特殊的气候都为淅川发展茶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 丹江缘茶叶公司作为淅川的本土茶企业代表 , 蛰伏多年研究种茶焙茶之技适时推出“丹江红”、“渠首红”精品红茶品牌旋即刮起了一股红茶风暴引人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