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喝茶去吧

茶堪称中国“国饮”,客来奉茶、以茶会友、相互赠茶,都是古已有之的风俗、习惯,几乎成了许多中国人不假思索的下意识:客人来了,往往一边问候,一边就去取茶罐茶具;朋友见面,真的有话要说或喜欢清净聊天的,就会舍筵席而取茶叙;至于做礼物,从富有的王室到清贫的书生,从忙碌的商人到悠闲的隐士,从白发老者到青春红颜都合适,除了茶,谁想得出第二样?真所谓“君子小人靡不嗜之,富贵贫贱靡不用也”(宋人李觐语) 。 古之君子,收到茶的馈赠,一般有三种反应 。 坦然自得的:“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他不先寄茶给别人独独寄给我,是因为我是个善于鉴茶的行家;充满感激带一点不安的:“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李群玉);还有就是别有怀抱借题发挥的:“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这是一肚皮不合时宜的苏东坡,他说要把好茶珍藏等待有品位的客人,决不会像势利小人那样,拿它去钻营权门 。 时常收到师友们送的茶,可惜不会吟诗,否则会有许多首“谢赠茶”问世 。 但“愧君千里分滋味”的心情是有的 。 天台山云雾茶大名鼎鼎,受赠不止一次 。 印象深的是有一次曾任天台县官的散文家刘长春先生所赠 。 茶自然是上好的,而且包装也新巧,把天台云雾装进了瓷罐,罐身形如圆圆的竹笋,颜色也像,盖子却神似蘑菇,还让人想到栗子,朴拙可爱,真是充满山间风味的一款设计 。 南京作家毕飞宇,一次要参加一个作家代表团去台湾,早早许诺带台湾茶来,然而行程一拖再拖,我几乎忘了 。 后来去南京,先见了另一个作家朋友贾梦玮,他居然马上拿出一盒茶,说是毕飞宇给我的 。 是台湾的高山茶,虽然不是冻顶,但是香气和滋味都是“端正好”,后来问价钱,约合人民币500元半公斤 。 这比安溪铁观音便宜了不少,如今的上等铁观音,动辄上千元了 。 对了,毕飞宇平时不喝茶,喝乌龙茶更有茶醉的痛苦经历,台湾买茶时他请当地的行家当了参谋,外行不充内行,不失聪明人本色 。 成都作家裘山山肯定不记得她送过茶给我 。 我们到海南开笔会,住在一间房间,她是杭州人,生活在成都,都是茶香满城的地方,自然讲究,出门自己带茶不说,还是特级竹叶青,而且是最合理的小包装,一包一泡的那种 。 卸下行李,她泡了一杯给我,碧清鲜爽,香气扑鼻,我连呼好茶,临别时,她把剩下的几包都给了我 。 那小包袋的设计也很清雅,墨白两色,没有一句絮叨广告,除了写明“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叶有限公司”之类外,就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静胜燥,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 ”受教育之后再喝此茶,越发觉得肺腑如洗、尘心暗息 。 【各自喝茶去吧】济南的评论家施战军,去年来上海时送了我两罐崂山绿茶 。 一看是曲条形绿茶,颜色并不翠绿鲜亮,而是青苍泛白,怎么像陈茶?谁知一泡,隐藏着的绿就显现了,汤色嫩绿明亮,清香细细,一啜,滋味竟比汤色更绿了一层,让我惊喜不已 。 后来见《茶录》里有“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 。 ”这就是了 。 也许是抑扬之间反差大,觉得这个茶格外有意思 。 只是名字失之泛泛,不如改成“崂山黛眉”,形色兼具,或者单取个气势,叫做“崂山苍” 。 还有成都的黄海波,那个喜欢窦文涛、自己也很有趣的人,送过广安松芽和峨眉山的仙芝毛峰 。 还有其他朋友——说不过来了 。 茶喝下去了,一声谢却不容易出口,怕一出口,谢不尽情义,却谢落了半城烟柳千树春花 。 好像是简说过——“说完之后,各自喝茶去吧,有的滋味会流入心里,有的消逝 。 茶还是茶 。 ”正是呢,趁着清明谷雨时节,千里共好茶,各自喝茶去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