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茶文化对陶瓷饮茶器皿演变与发展的影响

1、前言 茶的发源始于中国 , 被我国古代人民发现利用有了万余年的历史 。 不管是最早发现茶的用途 , 还是最早饮茶、种茶 , 都是从中国开始 。 所以中国对茶再也熟悉不过了 。 上至帝王将相 , 文人墨客;下至农夫庶士 , 平民百姓 , 无一不以茶所喜爱 。 茶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 , 既是物质文明的物品 , 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桥梁和纽带 。 中国人"喝茶"与"品茶"是有很大的区别 。 喝茶者 , 消食解渴 , 重视茶的物质功能 , 保健作用 。 品茶者 , 则不仅含品评 , 鉴赏功大 , 还包括精细的操作艺术手段和品茗的美好意境 。 且不说唐代的茶圣 , 茶仙和宋代贡茶使君 , 以及明清艺术茶专家与"茶痴" , 即便现代的茶道中人 , 品茶亦非同凡响 。 以老北京人来说 , 喝茶先要择器 , 讲究壶与杯的古朴还是雅致 。 壶形特异 , 还要有美韵 。 杯要小巧 , 不只为解渴 , 主要为品味 。 品茶还要讲究人品 , 环境协调 , 尝茶的滋味 , 同时要领略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 。 连家居小酌 , 也要包含仪礼、情趣 。 品茶是一门艺术 , 除了品尝的美味以外 , 通过欣赏茶具设计和茶室装饰 , 可以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 , 增加知识 。 人们通过敬茶仪式 , 可以培养人的道德修养 , 增进友谊 。 我国陶瓷饮茶器皿丰富多彩 , 琳琅满目 , 不少已成为盖世珍品 , 如:紫砂茶具中的供春壶 , 造型精巧新颖 , 质地薄而坚实 , 被誉为世上瑰宝 , 有的陶瓷饮茶器皿绘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 , 显得古雅朴实 , 充满诗情画意 。 有的茶具上的书文 , 更是妙趣横生 。 如器皿上常见的"也"、"可"、"以"、清"、心"五字 , 其实是一种回文体只要顺时针方向 , 无论从哪一个读起 , 都含相同的意义 , 均道出了饮茶的益处 。 另外 , 茶室的布置有时也是十分讲究 , 领略其四壁的名人字画以及古色古香艺术陈设 , 都会把你带入茶文化的更高艺术境界 。 2、中国历代饮茶方式的演变与陶瓷饮茶器皿的发展 唐代以前的制茶初期 , 饮茶方法大同小异 , 各地的饮茶器皿也相差无几 。 有贮茶、碾茶 , 煮茶和饮茶四方面的器具 。 到了唐代 , 文人雅士把饮茶器皿的互为关系 , 导致人们追求饮茶器皿的釉色之美和造型之宜及其特点功能 。 饮茶风俗遍及全国各地 , 饮茶器皿也颇受重视 , 专门的饮茶器皿制造业也应运而生 , 饮茶器皿的种类和花色品种也迅速增加 , 据陆羽《茶经》一书的皿之器一节所列入附近共有二十四件 , 包括煮茶、饮茶、灸茶和茶的器具 。 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 , 饮一杯茶有这么多复杂的器具似乎难以理解 , 但在古代人的眼里 , 则完成一定礼仪 , 是使饮茶更好 , 更精的必然过程 。 由于唐代自开元以来饮茶风习的兴起 , 饮茶器皿的制造随着陶瓷业的飞速进步而愈益愈精 。 这一时期的饮茶器皿 , 以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白瓷竞相争辉媲美 。 陆羽《茶经、皿之器》上曾对当时各地生产的风格与质量各异的饮茶器皿做了鉴评对比:"碗 , 越州上 , 鼎州次 , 婺州次 , 岳州次 , 寿州 , 洪州次 。 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 , 殊为不然 。 若邢瓷类银 , 越瓷类玉 , 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 , 则越瓷类冰 , 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 , 越瓷青而茶色绿 , 邢不如越三也 。 "我们从陆羽对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 越青瓷 , 邢白饮茶器皿 , 其质都是非常精美的 。 越瓷青绿 , 釉色翠润 , 如冰似玉 , 邢瓷白釉蕴银 , 光洁如雪 , 质地优良 。 毕竟越瓷饮茶器皿更胜一筹 。 由于其釉色青翠 , 造型典雅 , 装饰瑰丽 , 颇受当时茶人和文士们的喜爱 。 晋杜毓《苑赋》所谓:"器择陶拣 , 出自东瓯" 。 品定茶器东瓯瓷为最好 , "东瓯"指的就是浙江温州一带 。 东瓯瓷 , 碗沿不向外卷 , 而碗底又慢慢向上舒卷 , 盛水约半升左右 , 大小适合 。 越州窑和湖南岳州窑色泽都是青的 , 有助于显出茶的本色 。 在陆羽看来 , 盛入茶汤之后呈红、褐黑色的茶具 , 就不能算好的茶具了 , 当时南方烧瓷技术超过北方 , 岳州窑的彩瓷 , 四川大邑窑的白瓷茶碗都很有名 。 陆羽《茶经》越窑青瓷饮茶器"瓯"的器皿 , 其造型及容量适宜喝茶 。 这是因为唐代喝茶同今天饮茶方式不一样 。 是先把茶时加工烹熟 , 然后像喝汤一样 , 连同茶末 , 茶汤一起喝掉 。 对此中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讲得很清楚:"称茗饮者 , 必浑而烹之 , 与瀹蔬而啜者无异 。 "唐代越窑青瓷茶瓯的造型及容量 , 正好适应了这种茗饮方式 。 宋代不再直接煮茶 , 而用点茶法 , 因而器具亦随之变化 。 从茶艺与茶道精神来讲 , 一方面它继承了唐人开创的茶文化内容 , 并根据自己时代的需要加以发展 , 同时为元明茶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 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 。 在茶道思想上 , 随着理学思想的出现 , 儒家观念进一步渗入到茗饮之中 。 从茶艺讲 , 首先将唐代的茶饼 , 发展为精制的团茶 , 使制茶本身工艺化 , 增加了茶艺的内涵 。 同时 , 又出现大量散茶 , 为后代泡茶和饮茶简易化开辟了先河 。 这时 , 人们崇尚建窑黑釉茶盏 , 是与当时"斗茶"风靡全国分不开的 。 衡量斗茶的胜负 。 一看茶面汤茶色泽和均匀程度;二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 。 宋代斗茶 , 先注汤调匀 , 再加初沸的水点注 , 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 。 先斗色 , 以色白为贵 , 又以青色胜黄白;其次斗水痕 , 以茶汤先在茶盏周围沾染一圈有水痕者为负 。 这就要求茶具是黑色的 , 建窑的兔毫盏 , 便由此名声鹊起 。 建盏受到斗茶者欢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造型及容量 , 有利于观察斗试的胜负 。 建盏的造型底径和口径比例相差较大 , 为斗竖形 , 盏壁斜直斗茶时出现的汤花容易吸尽茶汤和茶末 。 宋代文人雅士斗茶 , 品茶时 , 用名贵的贡茶 , 配建窑黑色兔毫茶盏 , 同其色胜似雪乳的茶汤形成鲜明对比 , 为品茶、斗茶增添美感的情趣 。 福建建窑的兔毫盏直径一握 , 釉黑青色 , 盏底有向上放射状的毫毛状条 , 闪出奇幻的银光 , 异常美丽多变 。 用此盏来点茶 , 以茶面泡沫纯白 , 着盏无水痕 , 久热难冷者胜 , 兔毫盏以黑色相映 , 对比强烈而名重一时 。 苏轼的"来试点茶三味乎 , 勿惊午盏兔毛斑"和黄庭坚"兔褐金丝宝碗 , 松风蟹眼新汤"等都对宋代这一极富有特色的茶具都作了生动的描写 。 这一时期 , 长江下游的宜兴紫砂茶具也开始萌芽 。 苏东坡在宜兴任职时 , 对紫砂陶情有独钟 , 酷爱提梁壶 , 至今被称为"东坡堤梁";河南禹县的钧瓷也改变了以前的单色 , 烧制多彩的"窑变"倍受人们喜爱;浙江龙泉的茶具则以清奇淡雅 , 古风纯朴的裂纹釉 , 达到了人们对陶瓷饮茶器皿艺术多样式、高品位的追求 。 这种淡雅质朴的茶具韵味情趣融为一体 。 明清废团茶 , 散茶大兴 。 烹煮过程简单化 , 甚至直接用冲泡法 , 因而烹茶器皿亦随之简化 。 明清罢团茶 , 在中国茶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它不仅减轻了广大茶农劳役之苦 , 而且使饮茶的方式 , 饮茶器皿发生了根本变化 。 当时 , 人们对茶、饮茶器皿的爱好与审美情趣 , 也随着社会饮茶风俗 , 烹饮方法及陶瓷饮茶器皿不断演变而发展 。 如宋代 , 人们崇尚较大的黑釉兔毫茶盏 。 可是到了明代 , 人们却又喜爱纯白小巧的定瓷茶碗 。 明万历年间钱塘人许次纾在《茶疏》一书对《瓯注》评论说:"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 , 亦斗碾茶用之宜耳 。 其在今日 , 纯白为佳 , 兼贵于小 。 定窑最贵 , 不易得矣" 。 文学巨豪苏轼 , 也是一位精通茶道 , 鉴赏名器大师 , 他颇欣赏定窑生产的白瓷茶具 。 在其《煎茶歌》有曰:"又不见今时潞公煎学西蜀 , 定州花瓷琢红玉 。 "定瓷质地洁白如玉 , 胎薄细腻 , 釉彩莹润 , 造型典雅 。 自古有"定州花瓷瓯 , 颜色白天下"之誉 。 另外 , 由于饮茶者饮用各类散茶 , 各类精美陶瓷茶壶就应运而生 。 制作出现一个色彩纷呈 , 数量空前的时期 , 紫砂与瓷器相互竞争 , 发展迅速 。 以制壶妙手供春 , 时大彬等所创造的宜兴紫砂壶 , 在明代中期蓬勃兴起 , 价胜金玉、为人所珍、久盛不衰 。 除宜兴紫砂壶以外 , 瓷都景德镇的陶瓷茶具日益向精美的方向发展 ,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 永乐至宣德年间 , 景德镇生产的甜白茶具最为精美 。 质地坚而细密 , 体胎轻薄 , 造型精巧 , 驰名中外 。 壶的造型也千姿百态 , 有提梁壶 , 把手式 , 长身、扁身等各种造型 , 壶身绘于人物 , 山水、花鸟、鱼虫等 , 装饰方法也出现了丰富多彩 。 有:青花、斗彩、釉里红、颜色釉等;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 景德镇陶瓷已达鼎盛时期 , 其胎质坚细、釉光莹润、色彩绚丽、镂雕精工特色 。 特别是景德镇御窑生产的宫廷用茶壶 , 极其精工 , 华美绝伦 。 至明清以来 , 茶之种类日益增多 , 茶汤色泽不一 , 壶重便利 , 典雅或朴拙、奇巧 , 杯则争妍斗彩 , 百花齐放 。 3、各地饮茶习俗与陶瓷饮茶器皿 古往今来 , 人们对陶瓷饮茶器皿的选择和使用 , 不仅与时代的饮茶方式 , 而且同地域饮茶习俗有密切的关系 。 我们对于陶瓷饮茶器皿的使用方式 , 也反映了各地域人们以茶学、茶性、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 我国幅员辽阔 , 少数民族众多 , 根据各地域 , 各民族饮茶风俗习惯 , 饮用茶类和饮茶仪式不同而有区别 。 所以 , 选择陶瓷饮茶器皿也就不同 。 【浅谈中国茶文化对陶瓷饮茶器皿演变与发展的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