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不吃辣的华东人,撑起“辣条第一股”

露营|不吃辣的华东人,撑起“辣条第一股”

文章图片

露营|不吃辣的华东人,撑起“辣条第一股”

文章图片

露营|不吃辣的华东人,撑起“辣条第一股”

文章图片

【露营|不吃辣的华东人,撑起“辣条第一股”】露营|不吃辣的华东人,撑起“辣条第一股”

文章图片




文|沈嵩男
编辑|斯问


辣条的“辣”并不单纯 , 往往具备辣、甜、咸多样的口味层次 。
辣味带来味蕾的释放 , 甜味给人以愉悦感 , 而咸味 , 会刺激人的“无意识进食”——这是所谓“辣条成瘾”的科学依据 , 是辣条得以与糖果、巧克力、蜜饯、面包等主流休闲食品 , 渐成分庭抗礼之势的销量密码 。 也是“卫龙”从一家河南漯河小作坊 , 走向港股IPO的产品基石 。
据香港联交所最新公告 , “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于2022年6月28日 , 正式通过上市聆讯 。 卫龙创始人刘卫平曾说 , 卫龙辣条就是靠着低端食品的高端化线路 , 把一包五毛钱的辣条做成“国货潮品” , 卖出了十几倍的价格和几十亿的销量 。 当品牌成为过目不忘的鲜活生命体 , 也就成功了一半 。
而当下 , 卫龙距离上市仅临门一脚 , 招股书需要回答 , 成功的另一半是什么 。 「电商在线」通过招股书和行业参与者沟通后发现:
1、“调味面制品”已是一片红海市场 , 卫龙仍是辣条的代名词 , 但龙头的市场份额并没有想象中高;
2、辣条仍然是卫龙的名片 , 但新兴品类“蔬菜制品”如魔芋爽、海带等产品矩阵 , 似乎有更广阔的想象力;
3、虽为社交宠儿、热搜常客 , 但卫龙的线上渠道份额仅略超10% , 仍高度依赖线下经销网络 。

不吃辣的华东人买了最多
三闯IPO , 辣条龙头的上市之旅略显波折(卫龙曾于2021年5月21日、11月12日两次递交上市申请 , 均以申请材料失效告终) 。 如今最新一版招股书 , 补齐了卫龙在2021年的经营业绩 。 略显反差的是 , 这个存在感不俗的市场龙头 , 2021年在“调味面制品”中的市场份额为14.3% , 在更广的“辣味休闲食品”市场 , 份额也只有6.2%(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
但声量和销量上 , 卫龙仍代表了辣条 。 对比同行 , 2—5名品牌在不论“调味面制品”抑或“辣味休闲食品”市场 , 份额加起来都不如卫龙 。 行业小二透露 , 在天猫平台上卫龙与第二名也拉开较大差距 。
卫龙的销售区域主要分为华东、华中、华北、华南 , 西南和西北地区 。 有趣的是 , 在口味清淡的华东地区 , 反而卖得更好 。

卫龙销售额有0.5%来源于海外 , 外国人爱上“中国特产”

只是 , 市场集中度不足 , 必然会导致品牌在终端消费市场缺乏足够的定价权 。 简单说 , 充分竞争下 , 轻易涨价 , 容易遭消费者抛弃 。
从几毛一包涨至几块钱一包 , 辣条行业经历的消费升级是整体性的 , 涉及产品包装、定位、营销、零售渠道等 。 毛利率红利也在这场升级中被透支干净 , 尤其对“调味面制品”这类改造空间有限的产品而言 , 撇开包装规格、设计 , 近几年可“溢价”的方向已然捉襟见肘 。
卫龙辣条在包装上分为精包装和经典包装两款 , 后者承包了90后童年的回忆 。 招股书显示近三年(2019—22年)精包装销售额均高于经典包装 , 但差距不大 。 经典包装的经销渠道 , 目前主要为相对下沉的小型杂货店、非连锁超市、批发市场等 。 提升毛利率更高的精包装辣条的占比 , 或为提升品牌整体毛利率 , 为数不多的路径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