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普洱茶的历史源流及工艺演变

任何一种传统商品的形成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中包括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其品质、工艺、名称、外观等等的多元化变革 , 所以造成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定义 。
作为一种商品 , 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市场 , 脱离了市场需求的商品只会成为历史遗迹 。 所以其发展史就是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变更史 。 不同时期的市场有不同的需求 , 促使了它在不同的需求下进行不同的创新和改进 , 以利保障自身得以延续 。 所以 , 要强求不同时期其品质、工艺、名称、外观的统一 , 是不现实的 , 惟有求同存异 , 以承历史 。
下面 , 普茶发展在各历史时期的不同定义和工艺演变进行论述与剖析:
一、普洱茶的初始形态就云南普洱茶而言 , 其种植历史源于古,可考的较详细的早期文字记录 , 见于唐代樊绰于咸通三年左右(公元862年)所着《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 , 散收 , 无采造法 。 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 ”
这段简短的文字 , 既明确记载了当时云南茶叶主产地“银生城界诸山”,又记述了创造姜饮方式的“蒙舍蛮” , 表明这些地区在唐朝已驯化、利用并开发茶叶 。 而且 , 指出了当时的采制工艺是“散收 , 无采造法” , 结合中国茶叶最初的采制方式来看 , 应该理解为:采无定时 , 日光生晒而成 。
关于银生节度地域之所在 , 今存辑本《蛮书》有所混淆 , 记录了同时并存的银生和开南两个节度的管辖范围 , 故现多种出版物中以银生和开南同称“银生节度” , 这是不符合地理实情的 。
在樊绰着书时 , 南诏有七节度 , 而非后来所说的六节度 , 银生节度驻“银生城”(今景洪县) , 所辖“茫乃道”即今西双版纳地区,“诸山”应指后世所说的“六大茶山”区域 。 今普洱县在当时属位于银生节度之北的开南节度,称"步日赕",同属开南节度的"奉逸城"和"利润城"是今普洱磨黑、石膏井一带 , 思茅当时称“思么部”也属开南节度 。 南开节度至后期或废 , 故至宋代收集唐朝末年有关南诏资料编写《新唐书·南蛮传》时 , 只称六节度 , 不复记载开南节度 。
《蛮书》写于咸通三年前后 , 当时南诏出兵攻打唐朝安南都护府 , 而作者樊绰为安南经略使蔡袭的幕僚 , 亲身参与了当时的战争 。 为了对付南诏的军事进攻 , 乃作《蛮书》 , 其写作目的是为了便于唐朝政权对南诏采取措施时参考 , 故一切记述均围绕军事作战为目的 , 而非一部风物志 , 所以 , 对于记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 , 我们当理解为自古以来西双版纳地区就是云南着名的产茶区 , 清代西双版纳有名的六大茶山 , 正是南诏时期的“银生城界诸山” , 在银生节度的辖境范围内 。 而《蛮书》卷六银生节度辖境内的“朴子蛮” , 正是西双版纳布朗族的祖先 。 而这里的“茶” , 是泛指“南诏境内之茶” 。
从当时居住在洱海地区(一说巍山)的“蒙舍蛮”既然能饮用到原产生银生城的茶 , 可推想茶在当时已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 并作为商品 , 形成一定市场 。
但何以要说《蛮书》中所指的茶就是后来的普洱茶呢?我们来看光绪《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所载:“普洱古属银生府 , 则西蕃之用普茶 , 已自唐代 。 ”据此可知 , 云南银生府所产之茶在唐代时就已行销西藏 , 但尚无精制加工之法 , 是后来“普茶”的初期形态 。
【上 普洱茶的历史源流及工艺演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