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间文学中丰富的茶俗文化( 二 )


4.抗贡茶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高僧来峨眉山,把茶籽种在山上,还教山民管理茶树的方法 。 从此,峨眉山上就有了茶树,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茶农摘下茶叶制成香茶,紧结纤秀取名“峨蕊”,扁直形如竹叶取名“竹叶青”,游客们喝了赞不绝口 。
一年,康熙游峨眉山,喝好茶,降旨每两年向皇宫进贡一次 。 到时百姓们不能采摘,守着茶树哭泣 。 一位身穿绿衣姑娘见状,说她有办法,将手中白纱巾在茶树上一绕,茶树全变成了白枝白叶,县官司派人采摘制成,康熙一见大怒 。 不送贡茶时,茶树又转青,又制出香茶,康熙听说,令全部砍光 。 等砍树人一走,百姓就给茶树除草、培土、施肥,第二年长得茂盛青翠,百姓又喝到香茶 。 年复一年的砍,百姓们年年培育茶树,一连砍了九年,而且还连根挖,当挖一棵老茶树时,挖一下,长得高,象一把伞,结满很多大茶果,县令叫用刀快砍,茶果象雨点往县令头上落,这拨人逃之夭夭,从此再也不敢来砍茶树,人们就叫那棵老茶树为“抗贡茶” 。
三、青城茶和花茶的故事这些故事与传说不同,不一定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情节多属虚构,时间也不确定,是属狭义的故事 。
1.青城茶的故事相传,[唐代]时,安禄山叛军打入京城,唐明皇带妃子慌忙朝成都逃跑 。 故事讲述杨贵妃被逼处死后,唐明皇在梦中见到他心爱的妃子,在青城山献茶请他品尝,皇上见汤色碧绿,芽叶直立,清香扑鼻,茶水不浑不酽,闻到就觉得神清气爽,喝了周身有活气,连说好茶!梦醒后,叫随从找当地最好的茶农,连夜赶制这种茶,皇上封这为青城茶!青城茶早在[唐代]已是着名的茶叶产地,[宋代]着名的“味江茶园”就建在青城 。
2.花王与茶姑的故事四川从[明代]起开始制花茶,成都人喜爱喝茉莉花茶,流传着一则有关茉莉花茶的故事 。 相传,古时龙泉驿东山一带,从大面铺到海螺寺遍栽茉莉花 。 入夏,纵横几十里花香不断 。 一天,有人看见石经寺附近的茉莉花丛中,走出一个玉一般洁白,冰一般晶丽的一王子,被称为“人间第一香”的花中王子 。
龙泉山的云雾山中,生长着茂密的茶树,每到夜晚,林中便走出一群茶姑,嘻嘻哈哈边走边笑,手拉着手结伴追赶茉莉花王 。 撵上后,王子热情欢迎茶姑,在她们的青丝的鬓发边插满芳香的花蕾,久香不断 。 后人咏叹:“茶情偏与夜相投,心事鬓边羞 。 薰醒半凉梦,能消几个开头?风轮浸卷,冰壶低架,香雾飕飕,更着月华相恼,木樨淡了中秋” 。 成都人爱饮茉莉花茶,大概和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无关系 。
四、民间茶俗歌谣民间茶俗歌谣为人们在茶事活动中对生产生活的直接感受,其形式简短,通俗易唱,喻意颇为深刻,内容有农作歌,佛句歌、仪式丧礼歌、生活歌、情歌等 。 四川民间茶俗歌谣十分丰富,具有巴蜀文化的特色 。
1.农作耕耘的薅秧茶歌《送茶歌》:“大田栽秧排对排,望见幺姑送茶来 。 只要幺姑心肠好,二天送你大花鞋” 。 “青青桑叶采一篮,竹心芦根配齐全 。 还有大娘心一片,熬成香茶送下田” 。 《薅秧歌》:“太阳斜挂照胸怀,主家幺姑送茶来 。 又送茶来以又送酒,这些主人哪里有” 。 四川农村薅秧有送茶送酒送盐蛋的习俗,农民边薅边唱歌是川西坝子“吼山歌”的重要形式 。
2.生活茶俗歌反映社会底层人生活辛劳的茶俗歌谣有《茶堂馆》:“日行千里未出门,虽然为官未管民 。 白天银钱包包满,晚来腰间无半文” 。 《掺茶师》:“从早忙到晚,两腿多跑酸 。 这边应声喊,那边把茶掺 。 忙得团团转,挣不到升米钱” 。 两首茶俗歌谣唱出了他们艰辛和苦情 。 在反映家庭情感的茶歌《我要去看我的妈》:“巴山子,叶叶塔,巴心巴肝惦爹娘 。 圆茶盘,端茶来,方茶盘,端花来 。 不吃你的茶,不戴你的花,我要去看我的妈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