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都安溪:走出一条茶业富民、先行先试

中国茶都安溪:走出一条茶业富民、先行先试之路
茶产业是中国茶都、福建安溪县最大的传统民生产业 。 地处福建东南部泉州市境内的安溪县 , 过去曾是福建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贫困县 。 进入新世纪以来 , 安溪不仅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 更是跻身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之列 。 安溪县在实现这一华丽蜕变中 , 迅猛发展的茶产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得益于茶产业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 安溪县在有关经济、民生事业中 , 先行先试 , 勇于创新 , 让包括80万茶农在内的全县110万父老乡亲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 。 --与时俱进的兴茶方略 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来 , 上世纪80年代安溪县茶叶生产将重点放在产量的大幅扩张上 , 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提高茶叶亩产水平成了当时茶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 从90年代初到新世纪前夕 , 安溪县茶叶生产又把重心转移到茶叶质量的提高上 , 提出创精品茶叶的口号 , 着力打造知名品牌 。 进入新世纪以来 , 安溪茶产业开始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 在质量、品牌、文化、诚信等四个方面对安溪茶产业进行不断更新升级 。 到了2006年 , 在安溪茶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平台时 , 当地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 , 提出“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的新理念 , 作为新一轮的兴茶方略 。 围绕这个新理念 , 两年来 , 全县实施“生态、健康、文化、品牌、素质”五大工程 , 逐步实现了茶业由家庭小作坊向社会化分工转变 , 由单一种植向多元经营转变 , 由规模拉动到文化驱动的增长方式转变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认为 , 安溪兴茶新理念“是全国茶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强音、先人之声 , 对全国茶业解决提升发展层面问题 , 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 --兴茶新理念助推茶业富民 2000年以来 , 安溪县GDP年增幅12%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增幅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幅10%左右 。 截至2007年底 , 安溪县全县茶园总面积50万亩 , 约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50 , 年产茶叶5.2万吨 , 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25;涉茶行业总产值57亿元 , 受益人口80多万人;茶叶出口量1.6万吨 , 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 。 全县农民人均收入6435元 , 其中来自于茶产业的收入达3510元 。 据不完全统计 , 在茶主产乡镇 , 年均收入超过20万元的茶农占20% , 超10万元的占17% , 超5万元的占35% 。 安溪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得益于兴茶新理念的逐步落实 。 在维护茶园生态上 , 2005年起 , 安溪开展禁止毁林种茶专项行动 , 三年间共查处670起毁林行为 。 同时安溪全面封山育林 , 连续5年开展“人种一树”的全民造绿、沿溪种竹活动 。 2004年 , 安溪在全国产茶县中率先提出建设20万亩生态茶园 。 2005年至2007年三年共投入500万元 , 全县实际已完成12.5万亩建设任务 , 梯壁留草、种草70677亩 , 种植绿肥7146亩 , 建设蓄水池49571立方米 。 生态茶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 人文环境上 , 安溪实施“茶业万人培训工程” , 2005年以来 , 组织培训涉茶人员20多万人次 , 开展茶叶各类技术大赛150多场次 , 全面提升涉茶人员素质 。 安溪还将茶文化注入产业之中 , 申报“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 , 争取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县正逐步推进安溪铁观音产地确认、专用权使用许可和茶叶行业品牌推荐制度等 。 --先行先试统筹社会各项事业 近些年来 , 随着茶业的发展 , 当地财力的增长 , 安溪县在经济社会民生事业上 , 先行先试 ,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民生事业由“应急解困”转为“制度保障” 。 安溪开始启动“安居、保障、扶贫、助学、幸福”五大工程 , 通过制度化 , 力争实现社会保障的规范化、常态化、全面化 。 2007年 , 安溪县累计投入2530多万元 , 完成“造福工程”“安居工程”“人饮工程”等一批实事项目 。 自2003年10月成为全省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县以来 , 安溪形成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 , 建立监督、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网络体系 , 通过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合理的补偿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完善的服务机制和有效的监控体系 , 有力推进全县新农合工作进程 , 形成富有安溪特色的新农合模式 。 目前安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为全国先进试点县 , 2007年 , 全县新农合参保人数89.4万人 , 参保率93.6% , 均居全省第一 。 实行新农合制度 , 让广大茶乡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 也形成了“有病不用扛 , 大病有补偿”的就医新观念 。 安溪累计发放补助金4348万元 , 受益群众近3.7万人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