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朝=糖朝,感谢能折腾的“糖”朝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今天 , 糖广泛运用于各种饮食中 , 糕点、饮料、零嘴、烹饪等等 。 忙里偷闲时候 , 来一杯香浓的奶茶或者甜甜的糕点 , 顿时幸福感爆棚 。 “甜”的确是能让人上瘾和幸福的事情 , 很难想象如果没了“糖” , 吃东西会少了多少乐趣 。 毕竟 , 它实在太无处不在了!而糖的到来 , 我们得感谢能折腾的“糖”朝人!
说起国人的吃“甜”历史 , 开始得很早 , 三千年前的甲骨文里就有了“蜜”的记录 , 而先秦时代则有了“饴” 。 但 , 这都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糖 。 先秦的饴 , 只是我们今天说的麦芽糖 。
后来 , 人们发现了甘蔗 , 并进一步提炼制作了蔗饧(xíng) , 即将甘蔗熬煮 , 并浓缩甘蔗汁 , 从而制造出糖 , 这时候的糖是硬得像石头一样的棕褐色粗糖 , 口感并不佳 。 到唐朝的时候 , 制糖技术进一步发展 。
石蜜制作
据季羡林先生的《糖史》中记载 , 中国早就有了甘蔗制糖技术 , 但不如印度制的糖好吃!于是 , 贞观二十一年开始 , 唐太宗先后两度遣使者到印度去学习制糖技术 。
“唐太宗遣使至摩揭陀国 , 取熬糖法 。 即诏扬州上诸蔗 , 拃沈如其剂 , 色味愈西域远甚 。 ——《新唐书·西域上·摩揭陀》
于是 , 国人学会了制作摩揭陀石蜜 , 后又掌握了沙糖制作之法 , 吃上了美味的糖!这时的糖 , 在形状上已经很接近如今的砂糖了 。
沙糖大概就是这样 , 只不过颜色还要更深
古印度的制糖术曾是全世界最领先的 。 梵文中的“糖”(“ósarkarā”)这个词 , 后来演变成德文中的“zucker”、法文中的“sucre”、英文中的“sugar”等等 。 古印度梵文中糖这个词ósarkarā , 也被唐代中国人继承下来 , 称为“煞割令” 。
唐朝可以划等于“糖”朝 , 从硬邦邦的大块石蜜再到易碎的沙糖 , 并不能满足和阻挡吃货们的追求 。 公元八世纪 , 四川一位糖爱好者邹和尚 , 将熬好的蔗浆倒进缸里 , 并插上竹枝 , 趁着春节低温 , 让糖浆慢慢在竹梢上结晶 。
经由他不懈折腾 , 糖霜和冰糖诞生了 , 迅速风靡土豪界 , 有了“碎玲珑于牙齿”之故 。 这时的糖广泛应用于各种宫廷糕点 。 唐朝的“以丰腴为美” , 糖大概功不可没 。
吐鲁番出土的唐代花式面点
这时候中国的制糖技术已是居世界首位 , “色味愈西域远甚” , 不过沙糖的颜色还是紫色的 。
到了明末 , 人们发明了“黄泥水淋法” , 即:利用黄土在水悬浊液中的大比表面性质吸附沉淀糖浆中的杂质和色素 。
论吃货的力量有多大 , 居然能将黄泥和白糖联系到一起!不过 , 有考据该方法来源是一家糖局屋顶漏洞 , 泥水流下来使糖浆变白的 , 人们发现了黄泥水的吸附性质 , 进一步发明“黄泥水淋法” 。
用这种方法制出来的糖 , 颜色接近纯白 , 是当时世界上品质最好的糖 , 白沙糖远销世界各国 。 这也是我们最早吃到的白砂糖 。
【唐朝|唐朝=糖朝,感谢能折腾的“糖”朝人!】
在今天 , 单看梵文“cīnī” , 很多人会误以为最初制糖法是中国传入印度的 , 其实恰恰相反 , 只是后来在中国发展出的制造冰糖的技术反传回印度 , 导致梵文中出现了“cīnī”(意为“中国的”)这个代指冰糖的词 。 “cīnī”又通过梵文传给了印欧语系其他语言 , 就变成了德文中的“kandieren”、法文中的“candi”、英文中的“candy” 。
推荐阅读
- 蒜苔|味道
- 转学|孙海洋设宴感谢恩人,专门早起亲手做包子,孙卓转学至今仍没着落
- 羊肉泡馍|胡饼汤饼蒸饼,唐朝的“全饼宴”,为何唐朝人对饼情有独钟?
- 甜面酱|酱爆鸡丁
- 小食|冬天加点火力
- 唐朝|唐朝的落花生究竟是什么,它形状如芋头,小孩子吃了还难以消化
- 物流|感谢物流,全国各地好吃的小馆子,都可以网购了!
- 梅干菜|唐朝时期长安人生活是怎样的?(2、美食篇)
- 郑尚|唐朝就有了! 永嘉这里的田鱼你吃过吗?
- |便秘帮手西蓝花,顺畅感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