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是我国两宋时在北方所建立的和宋前后对峙的两个政权 。 辽的范围 , 主要占居我国北方燕、云十六州的长城以北的广大区域 。 其五京中:东京为今辽宁辽阳市 , 西京为今山西大同市 , 南京即今北京市 , 上京约在今内蒙昭盟巴林左翼旗附近 , 中京位今昭盟宁城县 。 北宋初年 , 在宋太宗时 , 曾二次出兵攻辽 , 企图收复长城一带辽国占地 , 结果二战皆败 , 自此辽骑也经常越界南侵 , 劫掠骚扰 , 威胁着北宋的边境 。 公元1004年 , 辽统治者亲率大军南下 , 一直打到黄河边 , 宋、辽军队在澶州(今河南濮阳)相持时 , 宋真宗为急于实现停战 , 接受了辽方提出的每年交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撤军条件 , 这就是所谓“澶渊之盟” 。 辽宋订盟以后 , 宋辽之间也大体保持了一个世纪比较安宁的边界 。 金是女真人夺辽以后继辽与宋对峙的政权 。 女真人原居松花江流域 , 唐初时建渤海国 , 五代时为契丹人所灭以后 , 其黑水部转属契丹并改名为女真 。 12世纪初 , 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 , 于1115年建立“金国”;1125年金灭辽以后 , 金人就开始了与宋争夺中原的斗争 。 1127年 , 金人攻陷汴京 , 虏徽、钦二宗 , 北宋政权也随之灭亡 。 1129年 , 金兵主将兀术再次率兵南侵 , 渡黄河后经徐州泗川直逼扬州 , 宋高宗仓惶出逃 , 金兵穷追300里 , 一直打到杭州、越州(今绍兴)和明州(今宁波)一线 , 把宋高宗等王室权臣赶入海中 , 其时以至后来 , 只是中原人民不断掀起反金斗争 , 才使宋高宗又回到临安 , 从而重新出现了一个金、宋南北对峙的局面 。 前面四节 , 我们都是讲的宋和南方的茶业情况 , 北方辽金的茶事、茶政情况又怎样呢?下面我们用不长的篇幅附作一说 。 契丹人建辽之前是否饮茶?文献中未见反映 , 但是 , 在辽国的有些地区 , 至少南京、西京和燕、云十六州一带的原来汉人居住区 , 饮茶是在中唐时便转相仿效 , 形成风俗了 。 至于契丹人 , 则至迟在五代时就已有饮茶的习惯 , 据称早在南唐时 , 契丹就有驱“羊三万口、马二万匹”至南唐“价市罗绮、茶药”的记载 。 入宋以后 , 特别是澶渊订盟的百年对峙时期 , 北宋政府在边界上设立了不少专与辽国通商的“榷场” , 宋人以茶叶(包括茶具)、盐、铁、丝绸和各种器物 , 来换取契丹的牲畜、毛皮等土产 。 在这一长期交易中 , 输辽宋货 , 尤以茶叶为大宗 。 这即是说 , 在北宋时 , 由于我国南方茶叶能源源不断运销辽境 , 所以在广袤的辽国北土上 , 饮茶和茶叶文化 , 也明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 这一点 , 近年在河北宣化下八里村发掘辽代墓群时发现的多幅茶事壁画 , 就颇能说明问题 。 在宣化下八里村6、7和10号辽代墓壁画中 , 其画面都有茶具或与茶事有关 , 过去报刊对此称之为“茶道图” 。 这里插说一句 , 关于把这些壁画名之为“茶道图” , 似可斟酌 。 以大家报道和研究较多的7号墓中的壁画为例 , 实际是一群孩童到书房和茶室的戏闹图;既无内蒙赤峰沙子山元代墓葬壁画那样烹煮、冲点过程 , 也不见主人会客品饮的场面 , 恰恰是仅有茶和茶具并未展示或体现饮茶之道的一幅图画 。 笔者认为这与其说是“茶道” , 不如称之为“茶寮”或“茶室”图为好 。 从所附7号墓东壁这张壁画的画面来说 , 我归纳为“三一、二”:即一套食盒 , 一套茶具 , 二张桌子 , 一圈人 。 画的中间 , 是桌子、食盒、茶具和站在其间的一位年轻主妇 。 在画面外围的7个男女孩童(四汉三契丹装束)分成二组 , 右面三个孩子为一组 , 一个稍大些的男孩跪在地上 , 肩上站着一个正在从挂篮里“偷取”桃子的女孩 , 附近另站着一个弯着腰用衣襟仰接女孩抛下的桃子的男童 。 左上角的四个孩子 , 见大人的突然来临 , 害怕地相偎躲在食盒后面的桌旁 , 既想躲避一场责骂 , 又不忍离开那衣兜里的已经到手的几只桃子 。 下面再讲讲物的摆设 。 在一叠盖放好的食盒后面 , 相邻放着二张桌子 。 一张桌上放有几本书籍和几件文房四宝;另一张桌上放的是饮食器 , 有6只白瓷碗、4只白瓷碟、1只白瓷托和1把执壶及果盒等 。 在食盒和桌子右边地上 , 一排放有茶碾、茶盘和茶炉三组茶具 。 茶碾有碾槽和碾轴二个组件;茶盘中放有曲柄锯、茶刷和饼茶各一;茶炉则分炉座和炉身二层 , 另外上面还置有一把银执壶 。 【五 宋元茶业的发展和变革:辽金茶事】
推荐阅读
- 四 宋元茶业的发展和变革:榷茶和茶马互市的成制
-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 五岳中的东岳是什么山东岳是什么山
- 第五人格如何开启或关闭音效设置
- 王者荣耀怎么查获得五连绝世的次数
- 第五人格如何开启或关闭好友观战功能
- 东奇尼猫有几种颜色
- 八因子评茶法
- 最强蜗牛第五元素怎么获得
- 称兴称盛的唐代茶业:茶禅的相互吸收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