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茶品质的形成
白茶特有的外观色泽 , 叶态及香味 , 主要是在萎凋过程中形成的 。 白茶由于长时间的萎凋引起叶内复杂的理化变化 , 从而形成茶叶满披白毫 , 色泽银白光润 , 具有清鲜毫香和清甜滋味 。
1、叶色的形成
白茶干色的形成 , 是由叶子中色素及多酚类化合物作用的结果 。
(1)在萎凋过程中 , 叶绿素和胡萝卜素易被破坏 , 而叶黄素性质较稳定 , 使叶子的绿、黄色泽在分比例发生变化 。
(2)同时在长时间的萎凋过程中 , 由于叶内水分的散失 , 细胞液浓度的改变 , 细胞透性的加强 , 使多酚类化合物与多酚氧化酶接触产生酶促氧化缩合 。 但因叶子未经揉捻 , 这种酶促氧化是很缓慢和有限的 , 而且在叶绿素还未完全破坏之前 , 叶子含水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含水量13%) , 酶的活性下降 , 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作用受到抑制 。
【白茶初制理论】 就在这样绿、黄、红三种色素的复杂变化和影响下 , 形成白茶特有的灰绿色泽 。
如果在萎凋过程中 , 温度、湿度过高 , 时间过长 , 堆积过厚 , 机械损伤等都会使叶绿素大量破坏 , 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成暗红色物质大量增加 , 使白茶呈暗褐色(铁板色) 。
2、叶态的形成
白茶在萎凋过程中 , 叶背失水比叶表细胞快 , 引起叶背和叶表张力的不平衡 , 使叶缘由叶表向叶背垂卷 。 萎凋后期的并筛是促进叶缘垂卷的重要措施 , 可以防止贴筛所造成的平板叶态 。
3、白茶香味的形成
(1)在白茶制造过程中 , 萎凋前期 , 鲜叶水分蒸发 , 使叶细胞组织内含物浓度加大 , 酶的活性增强 , 有机物质趋向于水解 , 淀粉和蛋白质水解为单糖、氨基酸 , 多酚类化合物酶性氧化缩合 , 为白茶香味的形成提供有益的成分 。
(2)萎凋后期 , 酶的活性逐渐下降 , 酶促氧化逐渐为非酶促氧化所代替 , 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与氨基酸 , 氨基酸与糖的互相作用形成芳香物质 。
某些带有青草气的醇、醛和儿茶素发生异构作用 , 因而在萎凋结束时 , 苦涩味和青气有些消失 。
在并筛和摊放的过程中 , 叶堆的温湿度促进了细胞内含物化学变化 , 对芳香物质的形成 , 苦涩味和青气的消失 , 都起很大的作用 。
(3)白茶制造中最后的烘焙过程 , 除了排除多余水分外 , 还起抑制酶的氧化作用 , 使具有青气和苦涩味的物质进一步转化 。 有明显青气的顺型ρ.ν—已烯醇发生异构作用 , 形成具有香气的反型β.ν—乙烯醇 , 氨基酸在热力的作用下起氧化脱氨的形成芳香醛 。
总之 , 白茶在制造过程中 , 茶叶逐渐失水萎缩 , 干燥 , 芽变成银针状 , 叶变成垂卷形 , 嫩芽白毫银光 , 叶片色泽由鲜绿转变为正面灰绿(或翠绿) , 叶背面白色 , 青气消失 , 毫 清露 , 汤色杏黄 , 滋味鲜醇 。 这就是白茶制造中 , 由于理化变化而形成的品质特征 。
(二)白茶初制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白茶的制造只有萎凋和干燥两个工序 。 在晴朗的气候条件下 , 萎凋和干燥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 只在含水率减少到18—25%左右 , 进行一次并筛 。 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 , 萎凋到一定的失水程度 , 就进行烘焙干燥 。
推荐阅读
- 白茶初制技术
- 龟山岩绿加工工艺
- 自制肉松的危害 自制肉松有什么危害
- 自制6款花茶补血补气
- 开化龙顶炒制工艺
- 传统普洱茶制作工艺
- 高档龙井茶手工炒制工艺参数的探索
- 现代普洱茶制作工艺
- 台湾包种制作工艺
- 台湾乌龙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