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湘潭县有一地道美食 , 名为粉蒸肉 , 可谓是湘潭人舌尖上的美食之一 , 亦是我常常怀念的美味 , 对它有着深厚的记忆 。 离开家乡四十余年 , 对于故乡的味道念念不忘 , 这份乡愁深深印在心尖 。
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写道:“用精肥参半之肉 , 炒米粉黄色 , 拌面酱蒸之 , 下用白菜作垫 。 熟时不但肉美 , 菜亦美 。 以不见水 , 故味独全 。 ”从中可知 , 粉蒸肉的基本要素是粉裹肉 。 “粉”是什么东西?米粉也 。 事实上 , 做粉蒸肉的粉可以是炒熟的大米磨成粉 , 也可以是没有炒熟的大米 。
文章图片
记得小时候的粉蒸肉 , 原材料就是大米和五花肉 , 自家种的稻米 , 自家养的猪 , 经过母亲的精心制作 , 便是浑然天成的美味 。
提前把早稻米清洗 , 沥干水分后 , 在铁锅中配上八角、桂皮等香料炒熟后研磨成粉 。 将买来的五花肉洗净切成块状 , 母亲说一定要肥瘦相间的 , 且肥多于瘦 , 这样油多才更好吃 。 切好的五花肉放在盆中 , 用酱油、糖、五香粉拌匀 。 处理好材料后 , 将米粉和五花肉倒在盆里 , 加少许水 , 让米粉湿润 , 使每片肉都能裹上厚厚的米粉 , 放入锅里隔水蒸 , 待到筷子能轻轻插入肉里 , 便蒸熟了 , 整个屋子香喷喷的 , 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
那时候农村里可没有什么电饭锅和高压锅 , 我们家是烧柴火用铁锅蒸 。 蒸熟的方式有两种 , 其一是单独蒸 , 其二是煮饭时放在饭上蒸 。 如果是用餐的人多 , 就必须单独蒸 , 如果是人数少 , 两、三个人 , 则可以放在饭上一起蒸 。 粉蒸肉经过粉饭的吸蚀 , 油腻感荡然无存 , 外加煮饭时水蒸气的熏陶 , 便又自带了饭的清香 , 吃起来反倒比瘦肉更具一番风味 。
吃粉蒸肉最爽的一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 那次快过年了 , 家里杀了一头肥猪 , 大约有两百多斤重 , 生产队又分了几十斤 。 我们一家人兄弟姊妹望着那猪肉 , 十分开心 , 长这么大 , 还从来没有见过家里有这么多的猪肉 。 我不记得是谁向父母提建议 , 说是蒸一些“粉蒸肉”来吃 , 母亲采纳了这个建议 。 腊月的一天的中餐 , 开饭在即 , 粉蒸肉如约而至 。 肉香、饭香一股脑地席面卷来 。 我们几个兄弟姊妹围坐在餐桌旁 , 每个人手中都拿着筷子抱着碗 , 望着餐桌上那一碗碗诱人的“粉蒸肉” , 几乎都要流口水 , 下意识地将筷子向嘴里送去 , 翘首以待等母亲说“开饭”的那一刻 。 我吃完第一块 , 还夹了一块放在碗里 , 只见米饭上沾满了不少包裹着“粉蒸肉”跌落来的粒粒米粉 , 米饭也被晕染金黄 , 分外香醇 。
夏天的时候 , 母亲还会去采些荷叶晒干 , 等到做粉蒸肉时 , 用荷叶垫在盘子上蒸 , 如此一来 , 带着清清荷香的粉蒸肉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
至于莲藕打底做粉蒸肉则更是绝配 , 莲藕与猪肉似乎天生有缘 , 湘潭人的莲藕排骨汤闻名遐迩 , 也许是“中国湘莲之乡"一湘潭县盛产莲藕的缘故 。 与莲藕排骨汤相比 , 我看莲藕蒸肉更胜一筹 , 其肉保留了更多的肉鲜味 , 也更能解馋 , 这道菜我更喜欢蒸肉下面的蒸藕 。 出笼之后先不直接上桌而是回锅 , 锅底放入少许熟猪油加入姜丝和葱段炝锅再倒入老陈醋 , 然后再将已经熟烂酥软的粉蒸藕入锅拌匀 , 如果嫌干则加些许高汤使其滋润 , 妥了!
也许随着时光的变化 , 味蕾亦有了改变 。 虽然现在不管是逢年过节 , 还是在外赴宴 , 可以经常吃粉蒸肉 , 但米粉不是自制的 , 统一生产的米粉添加了各种调味料 , 猪肉是饲料养大的 , 无论怎么做 , 终究没有小时候的那么香 。
推荐阅读
- 豆腐|重读《菜根谭》一七O、恩宜自薄而厚,威须先严后宽
- 吐司|《古代吃货生存指南》古代美食文:看她如何用各色现代美食攻略众人
- 酸梅汤|架空宫廷美食甜宠爽文《鲜满宫堂》
- 咖啡|《科普》茶杯下的小碟子到底能干嘛?猜你也没想到是这样用的!
- 吮指小龙虾|今天做一道《吮指小龙虾》
- 肉丸|双男主|《影帝天天直播做饭》:退圈的影帝成为美食视频博主
- 油麦菜|《掌欢》纨绔少女变身掌厨,美食破案两不误
- 总导演|人文纪录片 《新疆滋味》热播
- 外卖小哥|3本白切黑男主文《盐霜美人》《过度沉溺》《他以温柔越界》
- 海鱼|《中华小当家》美食实物,还原度非常高,网友:这是来搞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