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论中国茶道的主旨【论中国茶道的主旨,竹叶青茶功效】探索茶道这一命题之时 , 首先对“道”作一些简要诠释 , 也许会对讨论茶道的旨趣有不可或缺的助益 。 这正如古语所云:“道路人之所共由”、“不可须臾离也”;对于我们中华茶人来说 , “说茶论道”也是须臾不可离的 。 那么 , 在汉语词汇里给“道”这个词下了一些什么样的定义或解释呢?大体上包括了——道路、方法、记忆、事理、规律、思想、学说、礼仪、道德、祭祀等等 。 许慎在 《说文解字》 中给“道”下的定义是:“一达为之道” 。 在现代的词汇里有一句口头禅:“君子爱财 , 取之有道” 。 是从 《论语?里仁》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取之 , 不处也 。 “一词演化而来的 。 古人在论技艺表演有可取之处时说:“虽小道 , 必有可观者焉 。 ” 《庄子?养生主》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 进乎技矣” 。 《易经?说卦》 在论述自然法则与立人处世应遵循的准则时说:“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 ” 碧螺春的功效 《老子》 在论述“道法自然”时说:“人法地、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自然“ 。 又说”大道无形 , 生育天地;大道无情 , 运行日月;大道无名 , 长养万物“ 。 在道家的学说里把”道“说得十分高深、玄奥 , 如对这些话作简要解释 , 就是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来茶盘运行的 。 如违背自然规律就要遭受自然界的惩罚;人在社会生活中亦要循社会规范与行为准则 , 不然也会受到社会法规的制约;就茶与自然的规律来说 , 无论是选择茶园、育种、栽培、管理、采制、储运、品饮都要遵循茶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规律 , 如违背茶与天时、地利、人和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 , 茶就将会失去它应具有的秉山川之秀气、蕴日月之精华的灵性与无穷的韵味了 。 如何理解“茶道“的旨趣呢?古今中外许多哲人、学者都对”茶道“下过不同的定义和作过不同的解释 , 真可谓是”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 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 其中的确有许多精研之论 , 颇给人以启迪 。 但令人感到困惑不解的是 , 尽管”茶道“这一词语出现于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 , 我国最有权威的汉语 《辞海》 、 《辞源》 、 《国语辞典》 等辞书至今仍未收入“茶道”这一在茶学里十分重要、不应忽略的词条;以至于在书籍或报刊上竟然出现了“茶道”这个词是外国人首先发明的 , 或曰是在近些年来才出现的等等贻笑大方之说 。 现就茶道的旨趣问题 , 提出个人的粗浅理解 , 进行讨论 , 以求指正 。 试作如下的表述与概括:茶道—即是在特定的时、空、场里 , 以一定的艺术、语言、音乐、礼仪形式的品茗、表演、赋诗、联唱、茶会、茶宴;或以隆重仪式举行的(以茶)敬佛、道场、祭祀等重大的、以期表达某一种哲学、美学思想、宗教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茶事、法事活动、均属于茶道范畴 。 若以高尚的思想情操与价值取向 , 亦可用另一种语言形式来表述茶道——通过一定形式 , 使茶之物化 , 升华为精神;令参与者获得——理解茶性 , 品悟人生;韵高致静 , 净化心灵;崇高俭德 , 树立新风;追求高雅 , 倡导文明;赏心乐事 , 益思精行;共享茶福;长寿康宁的启迪与教化作用 。 中国早期茶道的倡导或提出者是道家和僧家 。 唐代诗僧皎然(720—80 , 唐湖州人)的“孰知茶道全尔真 , 惟有丹丘得如此”两句诗道出了他的“茶道说”是从道家那里学来的 。 他们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永生之我” 。 宣扬饮茶可以“羽化成仙” , 达到“道之彼岸”;饮茶可以破除世间烦恼 , 彻悟自心 , 超越“五趣”达到涅槃境界 。 至于饮茶能否“成佛”、“升仙” , 长留天地之间?这是不言而喻的 。 哪些属于绿茶
推荐阅读
- 真心话大冒险游戏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
- 中国古代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 中国古代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
- 中国茶坊的文艺复兴
-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崇拜黄帝?
- 中国茶道的“道、清、真、敬”,苦丁茶作用
- 六义在茶道中的运用,清肠茶
- “中国红”让我大吃一惊,四大名茶
- 日本茶道-凝固的禅,普洱茶价格
- 煎茶中精致的日本茶道,洋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