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韵功夫茶道

首先 , 要泡出一壶好茶 , 必需先准备好上等的乌龙茶 , 一般我们用的是铁观音 , 其它的如黄枝香、大红袍、水仙茶也可以 。 茶具最好用中国的宜兴紫砂茶壶 。 水以山泉水为上 , 矿泉水次之 , 用过滤后的自来水也可 。 火最好用炭火 , 不过现在一般用酒精或煤气来煮就行了 。 之后就是冲泡茶叶的工夫了 , 如果泡茶没有工夫、技巧 , 那绝对泡不出一壶好茶来 , 也不能叫做工夫茶了 。 所以工夫茶特别重视烹茶、泡茶之法 , 潮韵工夫茶艺馆门口的金漆对联“大工夫小工夫一样功夫 , 人有道茶有道同求有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小工夫是指茶用具 , 大工夫就是泡茶的技巧了 。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温杯烫罐 温杯烫罐也叫“治器” 。 包括:起火 , 掏火 , 扇炉 , 洁器 , 候水 , 淋杯(壶)等六个动作 。 先起火大约十几分钟后 , 当水声飕飕作响时 , 那就是“鱼眼水”(95℃-98℃的水)将成了 , 应立即将水壶提起 , 淋罐淋杯 , 起到高温消毒的作用 。
□第二步:引龙入宫 引龙入宫也叫“纳茶” , 就是将茶叶倒在一张白色的纸上 , 粗细分开 , 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壶嘴处 , 再将细未放在中层 , 最后才将粗叶放在上面 。 这样 , 纳茶的工夫就完成了 。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因为茶未(碎茶)是最浓的 , 茶末多了容易发苦 , 同时也容易堵塞壶嘴 , 如果粗细均匀 , 就可以使茶味逐渐发挥了 。 纳茶:每一泡茶 , 大约以茶壶、茶叶的品种为标准;如:铁观音大概以茶壶的五份之二、黄枝香、大红袍、水仙茶则要以八分满、而一叶茶则放一片就够了;如果没有按茶壶、茶叶的品种来分配 , 茶叶放多的话 , 不但泡出的茶太浓 , 而且味带苦涩 , 茶水混浊 , 甚至有时连水也冲不进去了;如放得太少就没有味道 。 所以“纳茶”是冲工夫茶的第一步功夫 。
□第三步:闻声起羹 闻声起羹也叫候汤 , 曾有苏东坡的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 , 也就是说用这时候的水来泡茶是最好的 。 也有《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 , 见其沸如鱼目 , 微微有声 , 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 , 是为二沸;腾波鼓浪 , 是为三沸;一沸太稚 , 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 , 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 , 声若松涛 , 是为二沸 , 正好之候也 , 《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 ”科学的说法 , 泡工夫茶的水温最好是95℃-98℃ 。
【潮韵功夫茶道】□第四步:高山流水 当水二沸时 , 就可以提水壶冲茶 。 揭开茶壶盖 , 将沸水环壶口 , 沿壶边冲入 , 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 , 冲一角 , 然后再冲各角 , 同样忌直冲壶心) 。 提水壶宜高 , 正所谓“高冲低斟” 。 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 , 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挥发 , 让茶香精迅速挥发 , 茶叶中单磷酸则来不及溶解 , 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 。 所以冲水这个程序是工夫茶之中最重要的 。
□第五步:淋盖刮沫 也叫“春风拂面” 。 冲水一定要冲满 , 茶壶是否“三山齐” , 水平面如何 , 这时就可以看到了 , 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 , 决不溢出 , 左手提壶盖 , 右手提水壶 , 轻轻刮去茶沫 , 然后盖定 。
□第六步:里应外合 里应外合也叫“淋罐” , 即盖好壶盖 , 再以滚水淋于壶上 。 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 , 逼使茶香精迅速挥发 , 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 , 罐身水份全干 , 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 潮汕人有个风俗 , 第一遍茶水是不喝的 , 用来清洗茶叶 , 同时清洗茶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