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论晚唐茶道的主流形式:点茶【论晚唐茶道的主流形式-点茶,茶展】唐宋时期的茶道形式而论, 一般的观点认为, 唐代茶道以釜中煎煮为主要形式, 宋代盛行点茶 。 这种认识不论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际中都日”益受到挑战 。 这是因为, 任杜冲茶何社会风尚和社会思潮都有其发展过程, 都有不同形式和风貌的过渡, 转换阶段 。 另外,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宋代有以鍑中煎煮为主流的广泛资料, 那么, 将点茶推及到宋以前的五代甚或晚唐也许是比较客观的, 这一观点人们曾有表露, 今就此作以补充、延伸 。 二 众所周知, 中国是最早利用茶叶的国家, 中间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 。 就饮用而言, 有煎煮饮法, 碗中冲点饮法, 明以后的壶中泡饮法、清代盖碗点泡 。 其次饮茶方法不断改进, 不断科学化、合理化、简易化、不断改变更迭 。 其中使人们感受最深的, 也是茶业界、茶文化界极为重视的情况是:不同的茶道形式, 决定了一定的茶叶性状 。 陆羽 《茶经》 提倡的鍑中煎煮, 三沸判定的方法, 要经过炙、碾、罗、煮等环节, 虽然要求的是饼茶, 但其碾茶不求过于细碎, 并且认为茶有九难, “碧粉缥尘, 非未也 。 ”而点茶则将茶未置于茶碗茶盏中用沸水冲点, 通过炙茶——碾罗——侯汤——盏——点注这一过程, 使茶饼变成茶汤 。 因要在盏碗中用水点注, 使茶汤呈胶乳状, 所以要求茶未成面, 极为细碎 。 后来壶中冲泡则要求的是散茶了 。 与上述不同茶道形式相对应, 陆羽茶道要求茶色绿中泛黄, 真香真味, 因而顾渚紫笋、四川蒙顶为两大佳品, 为唐后宫所青睐, “夫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 。 ”而到点茶盛行的宋仁宗至宋徽宗时代(这是大家都公认的), 闽南的斗茶之风播及全国, 斗茶崇尚白茶白饽, 因而北苑茶则成为宋宫佳品 。 不仅如此, 北苑茶区成为宋代宫廷贡茶的主要基地, 也成为宋代茶学家必到之处, 小龙凤团、密云龙为茶中之王, 欧阳修在二府供职二十余年方得一赐 。 而到了散茶冲泡为茶道主流时, 宜兴、长兴的茶、虎丘天池、西湖龙井、福建武夷茶、清代的铁观音、安徽祁红、源绿茶又继而粉墨登场, 在中国茶文化舞台中各显神通, 取威天下 。 上述史事表明了饮茶之道的形式和审美标准直接决定了茶叶的性状这一历史规律, 因为茶叶的理化性状直接影响了茶道的审美和茶道效果, 或者说, 茶叶性状成为茶道形式的一大重要因素 。 因此我们认为:一定性状的茶叶是一定茶道的表现, 又影响了茶道形式的变化 。 此外, 以上情况表明了这样的事实;中国茶道文明即有时代性阶段性差异, 也具有地域性差异 。 而地域性在茶道文明史中是如此重要, 以至于影响到中国茶道主流的变化, 陆羽提倡归纳的是湖州茶道为代表性的全国茶道, 湖州成为煎煮茶道的宣传中心, 张文规贡茶也奉致诗篇介绍顾渚茶, 因而唐宫以煎煮为其前阶段的茶道主流;蔡撰 《茶录》 推荐的是北苑茶, 建人茗战之风影响到上自朝廷下到市井贫民的茶道风尚 。 三 若上述观点成立, 蜡面茶是宋代点茶道的产物, 是斗茶道的标志, 那么唐代哀帝时福建停贡橄榄, 而专贡蜡面茶的史实, 正是从侧面反映了晚唐宫中盛行点茶的情形 。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由唐僖宗使用过的又作为自认为最珍贵的器皿供奉于佛祖的茶器, 应是宫廷茶道风尚的最真实的反映 。 其以下几点应引起注意:1、茶埚轴和茶槽子(统称碾子)配合使用, 其制作工艺造型质地, 与150年以后宋徽宗提倡的茶器标准甚为吻合;2、茶罗子上有极细密的筛网, 很可能是纱或粗绢, 与陆羽煎茶道有曲异之处 。 《茶经》 也要将饼茶碾罗成未茶, 但其细碎程度有限, 不是越细越好, 但宋代式的点茶道要求的茶未很细, 诗人词家每以“碾成黄金粉”来形容点茶道中的茶未 。 3、陆羽 《茶经》 没有提到笼子, 但地宫有不同质地的笼子共两枚, 其作为茶器毫无疑问 。 蔡嚢 《茶录》 云:“茶笼, 茶不入焙者, 宜密封裹, 以笼盛之, 置高处不近湿气 。 ”4、地宫出土玻璃茶托茶碗是中国唐代玻璃制品的典型代表的标志, 大约为点茶具 。 物帐碑命名为茶拓茶碗, 其实就是后来所称的盏 。 上述情况表明, 地宫文物更多地反映了点茶道特征 。 那么对同时出土的盐台又作何理解呢? 的确, 地宫出土盐台确系茶道用品, 表明唐宫饮茶还要加盐的史实 。 但宋代点茶道一般不使用盐茶, 《茶录》 和 《大观茶论》 都没有提及茶中加盐 。 正因为这样, 笔者认为, 法门寺茶器表明了中国茶道的主流由唐代鍑中煎煮向碗中点注过渡时, 还保留了茶中加盐的习俗, 也就是采用的是点茶道的形式, 保留了茶中加盐的习惯 。 推而论之, 如果没有唐代的点茶潮流, 那么五代时相继统治福建的闽国和南唐盛行的点茶道就成了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这种风尚不仅受到当地斗茶习俗的影响, 也事实上有唐宫廷影响的影子, 而这些都成为宋代斗茶发达的历史因缘 。 正如先有民间茶道后有陆羽 《茶经》 一样, 《茶录》 、 《大观茶论》 仅仅是对茶道文化的总结规范而已 。 四 宋代点茶成为主流, 斗茶成风, 这无可争议, 因而刘松年 《撵茶图》 应是当时社会风尚的艺术反映 。 《撵茶图》 中有两人正在碾茶, 点茶 。 一个人跨骑在长方形几榻上, 斗戴噗帽, 身着长衫, 下着宽肥的裤子, 脚登麻鞋, 左手抚膝, 右手摇转竖柄磨盘, 茶粉正从磨盘下飘飞出来;另一个人正在试水调茶, 左手持碗, 右手执壶瓶, 长方形大桌上放一带耳盆, 正给盆中注水, 盆中应有茶未, 大约左手的碗刚向盆中倒完碾好的茶未 。 大方案桌上有盏托和倒扣着的茶碗看, 并没有在碗中直接冲注, 如果不是在盆中冲
推荐阅读
- 关于茶道,昆仑雪菊
- 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老舍茶馆官网
- 喝茶可以明目,茶道术语
- 好茶当需好器沏
- 论实力来说,中南大学是不是一所名牌大学?
- 【茶美】酒路与茶道,绞股蓝的作用
- 茶道中的倒茶礼仪,麦冬茶
- 历史考证-日本茶道起源于杭州景山,金盏菊的功效
- 炒茶道的意义,金花茶种植
- 谁整理了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什么经 谁整理了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