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有蛤蟆背就代表品质好吗?这可不一定!

前几天我们推出了“这可不一定”的话题 , 有童鞋在后台留言说“对每一泡茶的评价都需要客观 , 而不是偏激自以为是的” 。
我只能说岩茶教室的童鞋里高手多 , 一语道出了我们不一定专题的精神 。 其实人们常常在陷入两难之间 , 就是因为认定了这个世界是黑白分明 , 这就一定是 , 那就一定不是的逻辑 , 将问题简单化 , 以为这样才能来更好的说服自己和他人 。
其实“不一定” , 很多时候所谓的一定都是受限于你认知 , 爱因斯坦说过 , 知道的越多 , 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越多 , 虽然看上去有点像郭德纲说的 , 但是他真的是爱因斯坦说的 。
Y老师刚入岩茶这个坑 , 许多茶老板喝完一泡茶后用发现藏宝图的语气指着叶底跟我讲 , 你看这叶底一个泡一个泡的像不像蛤蟆的背 , 我们武夷山人管这叫蛤蟆背 , 这可是好茶泡出来才有的 , 证明这泡茶焙到位了 , 而且只有好茶才敢焙到这种火工 。
现在看来 , 这句话存在着很多的不一定 。
1、蛤蟆背不一定是武夷岩茶的专有名词
“蛤蟆背”这个词的来源比武夷岩茶的诞生要早得多 , 在唐代的茶叶界圣经《茶经》中就有记载“持以逼火 , 屡其翻正 , 候炮出培塿 , 状蛤蟆背 , 然后去火五寸” 。
这时的蛤蟆背指的是唐代煮茶时提前将茶炙烤出现的 , 虽然茶类不同 , 但是原理一样 。 虽然千年之后 , 茶类分为六大门派 , 但是独有武夷一派保留了高温烘焙的工艺 , 但是说蛤蟆背是武夷岩茶独有的名词 , 恐怕陆羽不答应 。
2、武夷蛤蟆背是什么?
武夷岩茶里的“蛤蟆背”指的是武夷岩茶经过烘焙后 , 茶条收缩 , 局部膨胀导致的干茶表面出现颗粒的泡点 , 在茶叶冲泡后 , 叶张不规则隆起 , 在叶背以及叶面出现凸起的颗粒状泡点 , 就和人的手被烫伤时起的泡是一个道理 , 因为泡多密集所以才被形象的称之为“蛤蟆背” 。
这里说一个误区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在冲泡完在叶底才能看到蛤蟆背 , 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一些干茶也能发现颗粒状的泡点 。 我们在采访审评专家陈郁榕老师的时候 , 她专门提到过这个误区 。
传统岩茶因为大多是中足火 , 干茶表面的蛤蟆背更明显 , 在早期感官审评术语中便有“蛤蟆背色”一词来形容干茶叶背起的蛙皮状砂粒白点 ,
不过17年实施的新审评术语国家标准里没有了这个词 , 可能跟现在岩茶的火功整体变低有关系 , 干茶的蛤蟆背也越来越少见 , 更多是在叶底才能目睹“蛤蟆背”的芳容了 。 而且现在的小水泡的密集程度也大大减少了 ,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照顾越来越多的密集恐惧症患者 。
3、有蛤蟆背一定代表茶好吗?
【岩茶有蛤蟆背就代表品质好吗?这可不一定!】通常说有蛤蟆背就是好茶的人 , 心里存在这这样一个逻辑链条 , 有蛤蟆背=火功高=敢焙到这么足火的都是好山场的茶 。
确实简单来说 , 火工越高 , 时间越长 , 泡点便越大 , 越密集 , 蛤蟆背越明显 , 火工低则相反 , 想象一下炸油条脑袋里就有画面感了 。
但是 , “蛤蟆背”也是要看颜值的 。
数量多 , 泡点较大 , 叶底黄褐软亮的这种高颜值就说明了这泡茶焙火到位 , 火工在中足火 。 要是蛤蟆背也很大很多 , 但叶底都成碳黑色了 , 喝起来就是一股焦的味道 。 如果泡点较少也不密集 , 叶底还保持着鲜活 , 没有转色 , 就是属于武夷山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文火慢炖”了 。
另外还有一种轻火茶只有偶尔的几个泡点 , 甚至毛茶阶段就有泡点的 , 你就要怀疑他是不是炒茶的时候锅温太高 , 烫出来的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