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斗茶文化与瓷中珍品黑釉盏( 三 )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直言:“盏色贵青黑 , 玉毫条达者为上” 。 有玉毫条的盏即是人们常说的兔毫盏 , 产自福建建阳窑 。 因在黑色碗的里外壁上都有细长如丝毛状的斑纹 , 底色为较深色的绀黑色 , 并带有赤褐色的耗光 , 丝毫状的筋纹为黄褐色或咖啡色为底色衬托 , 呈黄色或银白色 , 非常协调 , 很像兔毛 , 故称兔毫釉 。 历代诗文中常提到的玉毫、异毫、兔毫斑、兔褐金丝等等 , 都是兔毫的不同名称 , 又称兔毫花或丝毛釉 。 兔毫盏以建阳窑最著名 。 民间根据兔毫盏色泽的微妙不同又分称“金兔毫”、“银兔毫” 。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多次游览过吉州永和 , 在《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 , 来试点茶三味手 。 忽惊午盏兔毫斑 , 打作春瓮鹅儿酒 。 ……”此诗句说明在南屏山谦师道人斗茶时 , 亦是使用为时人所崇尚的“兔毫盏” 。 建盏除供民间使用外 , 还供宫廷使用 , 供器盏底常刻“供御”、“进盏”字样 , 如图二(由汕头市博物馆收藏) , 器物的底部 , 就刻有“供御”字样 。 兔毫斑形成的原因是:在烧制过程中 , 釉层里的气泡将铁质带到釉面;在1300摄氏度高温下 , 釉层流动 , 富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 , 冷却时便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 , 并导致釉面产生兔毛型的丝条纹 , 从而形成绚丽的兔毫斑 , 很受人欣赏 , 在斗茶风盛行的宋代 , 兔毫釉是黑瓷中的上等名贵品种 。
据北宋陶《清异录》记载:“闽中造盏 , 花纹鹧鸪斑点 , 试茶家珍之” 。 鹧鸪斑就像鹧鸪鸟羽毛 , 颈上、背上、胸和腹部显著的云状和块状斑点 , 呈紫、蓝、粉青、黄、暗绿 , 诸色相杂 , 犹如节日夜空的礼花五彩缤纷 。 鹧鸪斑用含铁量很高的不同的两种紫金土来配制黑釉 , 使釉内含铁量高达6—8% , 黑如漆 , 再在生坯上挂釉两次 , 以稍低于烧制其他结晶釉的温度焙烧 , 因较多的铁元素在釉里结晶 , 黑色釉面便形成了酷似鹧鸪羽毛一样尽善尽美的花纹 , 故名“鹧鸪斑” 。 又因为色阴沉被称为“鬼脸蓝” 。 宋作者黄庭坚词中也曾吟咏道:“纤纤捧 , 研膏溅乳 , 金缕鹧鸪斑 。 ”词中是说红巾翠袖 , 纤纤玉指 , 研茶沏水 , 捧精美金缕鹧鸪斑茶盏 , 侍奉身前 , 堪称一时雅事 。 以其纹色“金缕鹧鸪斑”代指“鹧鸪斑”茶盏 。 可见“鹧鸪斑”茶盏极珍贵 。 反映了宋代人饮茶不仅要有好茶叶之外 , 还要有好水 , 好茶具 , 好的捧盏人 , 这才是品茶之道 。
玳瑁釉器的坯体 , 系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土做成;生坯挂铀 , 入窑焙烧后挂一次膨胀系数不同的釉 , 并重烧一次 , 在以黑釉为底色的器物上 , 由于釉层的龟裂、流动、密集、填缝 , 出现经过窑变后形成大小不等的褐黄色斑块 , 也有浅蓝色等色 , 交织混合在一起 , 色调滋润的釉面 , 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纹 , 很像玳瑁黄褐相间的硬壳 , 绚丽色彩 , 显得艳丽高雅 , 故称“玳瑁斑” , 多见于江西吉州永和窑 。 除吉州窑外 , 广西地区有仿吉州窑玳瑁釉标本的发现 。 中国茶叶品牌网cyppw.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