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斗茶文化与瓷中珍品黑釉盏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辉煌历史 , 在历朝历代的诗歌里时常渗透着茶文化 , 许多文人墨客有以茶为主题的诗词流芳于世 , 唐朝刘禹锡的《代武中丞谢新茶表》、李白的五言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柳宗元的《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宋代蔡襄撰的《茶录》 , 黄儒撰的《品茶要录》等等 , 都有对茶文化的论述 。 特别是宋代是个极其讲究茶道的时代 , 茶文化已达到艺术的境界 , 上至皇帝 , 下至士大夫 , 无不好此 , 并著书立说 , 加以理论化 。 如风雅皇帝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中就有二十篇文章介绍茶文化 。 宋朝的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茶 , 有的要加糖 , 有的要加盐 , 或加入各种佐料 , 那时已流行了各种花瓣茶 , 有无数种不同喝法的茶饮料与茶文化 。 然而除此以外 , 宋代有一种更重要的茶文化形式那就是“斗茶” 。
“斗茶”始于唐代 , 盛行于宋代 。 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 , 但也有说是出自于惠州传统民间风俗之一 。 “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品茶”也称“品茗” , 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 , 将泡好的茶 , 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 , 像饮酒那样细细品尝 。 “斗茶”则与此不同 。 “斗” , 按地方话有“争斗”的意 , 是在争斗中逞强获胜之意 , 故也叫“斗茗”或“茗战” 。 它既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 , 也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 , 茶农、茶人们比较新茶质量的优劣 , 算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 当然 , 在平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 , 也可以常常邀上几个人带上自己的茶叶说茶论道 。 此活动不拘场所 , 雅室庭院、临江岸边、饭店茶馆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 “斗茶” , 多为两人捉对“厮杀” , 也可自由组合 , 多的十几人 , 少的五六人 , 经常“三斗二胜” , 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 , 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 , 具有强烈的赛事色彩 。 参加斗茶的人 , 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 , 轮流品尝 , 以决胜负 , 斗茶要经过集体品评 。 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 , 为众多茶农、茶人所关注 。 斗茶时 , 还有不少看热闹的街坊邻舍 。 如在茶店斗 , 则附近店铺的老板、伙计或街坊邻居、过往行人都会争先恐后去凑热闹 , 特别是当时在场欲购茶的顾客 , 更是一睹为快 。
宋代“斗茶”其法如下:即把一种半发酵的白茶蒸压成饼的茶膏碾细放在茶盏里 , 以汤注之 , 并用力搅动调膏 , 调和茶末如浓膏油 , 以粘稠为度 , 茶水表面就如“疏星皎月” , 灿然泛出鲜白色 。 其茶具主要为盏 , 调膏之前 , 还须“温盏” , 再注入沸水 。 蔡襄《茶录》:“盏气热 , 冷则茶不浮 。 ”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 。 衡量“斗茶”的胜负 , 一是汤色 , 汤花面要求色泽鲜白 , 即茶水的颜色 。 “茶色贵白” , “以青白胜黄白”(蔡襄《茶录》) 。 第二是茶汤明亮清澈 , 精华浮于碗面 , 汤花泛起后 , 一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 , 依据水痕出现的早晚 , 早者为负 , 晚者为胜 。 正如祝穆《方舆胜览》中所说:“斗试之法 , 以水痕先退者为负 , 耐久者为胜” 。 决定汤花的优劣有两项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 , 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 , 因此两者的标准是相同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