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茶具

明代茶具 , 对唐、宋而言 , 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 , 因爲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爲主 , 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 。 元代时 , 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 , 饮茶改爲直接用沸水冲泡 , 这样 , 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 , 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 。 明代对这些新的茶具品种是一次定型 , 因爲从明代至今 , 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 , 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 。
另外 , 由於明人饮的是条形散茶 , 贮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时显得更爲重要 。 而饮茶之前 , 用水淋洗茶 , 又是明人饮茶所特有的 , 因此就饮茶全过程而言 , 当时所需的茶具 , 明·高濂《遵生八笺》中列了16件 ,  另加总贮茶器具7件 , 合计23件 。 这些器具 , 名称显得古雅奇特 。 属茶具的有: 商象 , 即古石鼎 , 用以煎茶烧水;归结 , 即竹扫帚 , 用以涤壶;分盈 , 即杓子 , 用以量水;递火 , 即火斗 , 用以搬火;降红 , 即铜火筋 , 用以簇火;执权 , 即茶秤 , 用以秤茶;团风 , 即竹扇 , 用以发火;漉尘 , 即茶洗 , 用以淋洗茶;静沸 , 即竹架 , ;注春 , 即瓦壶 , 用以注茶汤;运锋 , 即果刀 , 用以切果;甘钝 , 即木砧墩 , 用以搁具;啜香 , 即瓷瓦瓯 , 用以品茶;撩云 , 即竹茶匙 , 用以取果;纳敬 , 即竹茶 , 用以放盏;受污 , 即拭抹布 , 用以洁瓯 。 属总贮茶器的有:苦节君 , 即竹炉 , 用以生火烧水;建城 , 即箬制的笼 , 用以高阁贮茶;云屯 , 即瓷瓶 , 用以舀水烧水;乌府 , 即竹制的篮 , 用以盛炭;水曹 , 即瓷缸瓦缶 , 用以贮水;器局 , 即竹编方箱 , 用以收放茶具;外有品司 , 即竹编提盒 , 用以收贮各品茶叶 。 其实 , 与唐、宋茶具相比 , 明代茶具要简便得多 , 特别是茶具品种数量大爲减少 。 高濂开列的23件茶具 , 很多与烧水、泡茶、饮茶无关 , 似有牵强凑数之感 , 这在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中已说得很明白: “吾朝”茶的“烹试之法” , “简便异常” , “宁特侈言乌府、云屯、苦节君、建城等目而已哉!” 明代张谦德的《茶经》中专门写有一篇“论器” , 提到当时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
囊、茶洗、茶瓶、茶炉8件 。
不过 , 明代茶具虽然简便 , 但也有特定要求 , 同样讲究制法、规格 , 注重质地 , 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 , 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 , 比唐、宋时又有大的进展 。 特别表现在饮茶器具上 , 最突出的特点是: 一是出现了小茶壶 , 二是茶盏的形和色有了大的变化 。
【明代茶具】对茶壶 , 明代最爲崇尚紫砂或瓷制的小茶壶 。 文震亨《长物志》云: “壶以砂者爲上 , 盖既不夺香 , 又无熟汤气 。 ”张谦德《茶经》 说:“茶性狭 , 壶过大则香不聚 , 容一、两升足矣 。 ”官(窑)、哥(窑)、宣(宣德窑)、定(窑)爲上 , 黄金、白银次 , 铜、锡者斗试家自不用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