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 )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明确指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 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素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 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提高健康水平, 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 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们必须采取实际而有效的措施:
1、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作用
高校开设心理咨询机构, 提供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时间的推移, 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 。 心理咨询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 排除心中忧难, 开发身心潜能 。 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
2、开展心理健康调查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和方法 。 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面谈分析诊断, 根据问题的轻重和类型, 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 防患于未然 。
3、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是高等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 因为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内心活动的过程, 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受纳程度, 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也要把先进的思想理念、人生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道德灌输给学生 。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发展规律, 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大学外观形象和部分内涵的体现, 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