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 , 如果不以高考成绩为唯一录取依据 , 而代之以大学的综合评价 , 分数在大学招生录取中的重要性就没有那么显著和单一 , 也就不会成为社会判定大学质量和声誉的标准 , 大学就没有足够的激励去追逐分数 , 而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吸引选拔适合自己的优秀学生 。 由于每一所大学选拔学生的标准不一样 , 适合北大的不一定适合清华 , 反之亦然 , 人人都是状元 , 人人又不是状元 , 还有什么争抢的必要呢?这样 , 不抢状元自然就成了大学的占优战略 。 事实上 , 这正是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目标和方向 。 一旦在招生录取中实现了“两依据 , 一参考”——以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测试为依据 , 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参考——大学能够按照自身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特点选拔学生 , 北大清华的状元之争可以迎刃而解 , 我对此持乐观态度 。
随着改为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 再回到以前的模式是不可能了 。 那么 , 在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下 , 有没有办法可以让状元“消失”呢?
让不抢状元成为大学的占优战略 , 这是解决北大清华状元之争的根本之道 。 除此之外 , 还有一种办法可以使状元对于北大清华来说没有价值 , 也可以同样起到打破僵局的功效 。 这就是改变现有的录取规则 , 使状元“消失” 。 抢状元的前提是知道谁是状元 , 如果在录取之前不知道谁是状元 , 即使想抢 , 又该去抢谁呢?
熟悉中国大学招生录取制度变迁的人知道 , 北大清华的状元之争只是近年来才出现的 , 而且主要是伴随着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凸显出来的 。 至少在2000年以前 , 在实行高考前和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时期 , 这个问题并不严重 。 那时候 , 北大清华也会在录取结束之后晒一晒自己的“状元榜” , 但绝没有出现在志愿填报之前就相互厮打的乱象 。 究其原因 , 是因为志愿填报的时间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前 , 谁也不知道状元是谁 , 填报了哪所大学 , 即使想抢也没有目标 。 大学只能通过自身学科实力和优势特点去吸引学生 , 无法去抢学生 , 更没有用钱收买学生的激励——万一你看走眼了呢?
随着北京改为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 再回到以前的模式是不可能了 。 那么 , 在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下 , 有没有办法可以让状元“消失”呢?我提出一种新的招生录取模式 , 也许可以为解决北大清华的状元之争提供一些思路 。
【北大清华生源之争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现代测量与评价的研究表明 , 当考试分数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 分数之间的微小差异就不再能够提供关于学生质量差异的有效信息 。 也就是说 , 在某一分数线之上的学生 , 彼此在智力上是无差异的——这也是美国顶尖大学在录取时只提出一个参考性的SAT(或ACT)分数线的原因——他们都是好学生 。 同时 , 我们都知道而且认同的事实是 , 中国最顶尖的985高校之间的质量差异也不大 , 而且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点 。 在此基础上 , 让我们假定某省(市、区)前1000名学生都属于好学生之列(具体名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 但不影响分析结果) , 无论他们被哪一所985高校录取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只要大学愿意录取 , 他们自己也愿意去 。 当高考成绩评阅完毕之后 , 大部分学生会获知自己的成绩和名次 , 但排名在1000名之前的学生只拿到一个通知 , 表明自己位于前1000名之列——至于具体考了多少分 , 排名多少 , 则是一个“黑匣子”——这个名单同时在社会上公布 。 从成绩公布到志愿填报期间 , 排名1000名之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选择大学;排名1000之前的学生可以和自己心仪的大学联系 , 由大学进行测试(或者不测试 , 反正都是好学生) , 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计划进行录取 。 录取的依据不再是高考成绩——学生的成绩已经达到了任何一所985高校的录取标准——而是大学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 由于学生肯定会被录取 , 不用担心掉档风险 , 他就可以安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以及对大学及其相关专业的认知去选择大学;同时 , 大学也不知道学生的成绩和名次 , 只能根据自己人才选拔的标准去进行判断 , 当然就不存在争抢状元的问题了 。
推荐阅读
- 北约创始国有哪些
- 北大清华合展紫砂壶——大师之手创和谐之美
- 如何看待元宇宙?专访清华大学沈阳:概念股泡沫将逐步释放,目前处高成本、低收益阶段,普通人这样参与…
- 转载 清华女博士总结:股票解套技巧,建议收藏
- 啤酒|北大荒沙巴克酒业推出的大绿棒子原浆白啤突然火了,人人都想喝,为啥?
- 卤水|河北大姐卖“天价”打卤面,一份200多,网友调侃:含泪赚180
- 东北大虾怎么做(东北大虾的做法)
- 东北大乱炖制作方法(东北大乱炖做法)
- 自主研发|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发动机成功发射
- 包子|陕北大哥做扶贫面,27元一碗给5两肉,41年开7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