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幼树速生丰产经验

    安溪县剑斗公社后山头茶场地处内安溪, 海按400米 。 现有铁观音茶园250亩, 其中, 1978年定植59亩铁观音丰产园, 1980年正式开采, 产干毛茶1400公斤, 平均亩产23.7公斤, 1981年产干毛茶4425公斤, 平均亩产75公斤, 比1980年翻了三倍多 。
    该茶园位于后山头, 朝东南坡向, 坡度30─35度, 土壤属黄红壤, PH值5.0, 原植被良好, 土层深厚达1米以上 。 有机质达2.1%, 硷解氮85ppm, 速效磷3ppm, 速效钾75ppm 。 1977年建园, 1978年春定植, 行距150厘米─160厘米, 株距50厘米, 每丛三株, 亩植2500株左右 。
    该茶园栽后四年, 树高84厘米, 树幅100厘米:高幅比为1:1:2, 已形成较合理的树冠造型, 1981年冬调查有效采摘枝121个/平方尺, 茶园覆盖度达80%以上, 骨干枝粗壮, 每丛主干枝达6条, 粗度平均达1.33厘米, 每条主干枝养成3条以上骨干枝, 构成第一层分枝平均27条, 粗达0.62厘米, 第二层分枝平均51条, 粗达0.62厘米, 第三次分枝156条, 粗达0.35厘米形成了宽阔的采摘面, 采摘层厚度17厘米以上 。
      栽培技术
    1.深垦改土, 重施基肥, 勤施追肥 。
     茶树是深根性的植物, 土壤改良的目的在使茶树根群得到充分发育, 根深才能叶茂, 因此, 要培育丰产的树型, 必须从土肥上打下基础 。 地下部发育庞大的根群, 地上部才有壮宽密茂的树型结构 。 该片茶园在定植前, 全园深挖50厘米, 亩施土杂肥2500公斤, 过磷酸钙15公斤拌匀作基底肥, 定植后, 当年6─7月亩施尿素5公斤, 覆盖稻草300公斤, 8月─9月亩施尿素10公斤, 1979年做到四季追肥, 二次浅耕, 亩施化肥75公斤, 冬季结合铺草覆盖1500公斤, 1980年亩施尿素80公斤, 1981年施化肥110公斤, 四年共施土杂肥、钙镁磷、化肥25.91公斤, 从而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有机质, 使茶树生长有足够的养分, 根系发达, 生长旺盛 。
     2.选用良种壮苗, 带土移植, 确保全苗 。
     铁观音茶苗不足之处, 就是根系比其他品种少, 该场选取健壮母树, 采用短枝扦插育苗, 就地带土定植, 保证根系完整, 减少了因外地调苗, 运输, 装卸等原因, 而造成机械损伤, 这是种植铁观音提高成活率关键性技术措施之一 。 一经定栽后, 能迅速地发挥其根部吸收与输导养分功能 。 能促进地上部生长 。 保证齐苗全苗 。
     3.狠抓剪采养, 培养壮宽茂密丰产树型 。
     铁观音茶树势披展型、分枝少, 合理的修剪是培养高产树型的关键技术, 该茶园1978年定植后, 在1979年2月离地面15─20厘米处进行第一次定剪, 1980年2月离地面40─45厘米处第二次定剪, 1980年冬离地55─60厘米定剪, 现树高达84厘米, 树幅100厘米, 1980年便进入正式投采, 坚持做到了分批留叶采摘的办法, 春留一叶, 夏秋留鱼叶, 冬季轻剪, 控制高度, 激发芽梢的生育, 达到芽多、芽壮、芽匀, 由于合理掌握剪采养等技术措施, 培养了宽阔的树冠结构, 从而增加了芽头密度和采摘轮次, 据调查春茶百芽重95克, 夏茶65克, 暑茶95克, 秋茶85克, 打破了春夏暑秋茶的明显界线, 提高了暑秋茶的比重 。
     4.加强园管, 注意防治病虫害并结合根外施肥 。
     在保证肥培管理, 促进茶树营养生长的条件下, 他们非常重视病虫害的防治, 大搞茶树根外施肥, 坚持做到季季喷叶面肥, 采用0.5─1%尿素溶液喷施, 促进芽梢早生快发, 提高产量 。 注视虫情, 春茶后, 采用乐果喷杀小绿叶蝉, 暑秋茶乐果加三氯杀螨醇防治红蜘蛛, 冬季用石硫合剂进行冬防, 保证茶树安全过冬, 减少螨类发生, 降低翌年虫口密度, 由于采取了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 基本控制了虫害发生, 确保了茶树高产优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