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病虫草害优化防治技术( 四 )



    (二)茶树病害优化防治技术

    1、叶部病害种类 。 至今, 我国已有记载的茶树叶部病害达33种之多 。 其中, 为害幼嫩芽叶和新梢的主要病害有:茶饼病、茶芽枯病、茶白星病和茶赤星病 。 一般来说, 在高温、多雾、日照少的高山茶园, 白星病和茶饼病发生严重, 不仅直接影响产量, 而且病叶制成干茶, 味苦涩, 易破碎, 品质明显下降 。 茶芽枯病主要发生在4--5月份, 成为春茶期间为害较严重的主要病害 。 为害成叶和老叶的主要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炭疽病、茶赤叶斑病、茶网饼病、茶煤病、茶藻斑病、茶褐色叶斑病等 。 其中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均属高温、高温型病害, 在多雨的夏季发病较重;茶炭疽病常在梅雨期和秋雨期发生较多;茶赤叶斑病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生严重;潮湿荫蔽对茶网饼病、茶藻斑病发生有利;茶煤病与蚧类、粉虱类、蚜虫等病虫的发生有关 。

    (2)优化防治方法 。 根据叶部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 在防治上可以采取农业措施和公演防治相结合的优化防治办法 。

    农业防治:秋冬季深耕, 清除茶园土表和树上病叶, 以减少次年病源数量;勤除杂草, 剪除病、枯枝叶, 使茶园通风透光良好, 以减轻茶煤病等的发生;采取夏季灌溉抗旱、冬季铺草防冻的措施, 以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而不利于病害流行的良好生态环境;加强肥培管理, 适当提高肥料中磷、钾比例, 及时分批采摘等, 都可增强茶树抗病性 。 不同茶树品种对多种叶病的抗病性有差异, 如大叶种一般易感染茶云纹叶枯病, 而小叶种则表现较为抗病 。 在发病严重地区,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叶病的重要措施 。

    化学防治:采用化学防治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和适宜的喷药时期 。 防治嫩叶病害应在春、秋茶菜芽期就开始喷药, 对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轮斑病应在初夏期防治;茶炭疽病宜在秋茶一叶期喷药 。 防治茶饼病, 可选用15%粉锈宁300×10-6(每667平方米22.5--30克)或20%萎锈灵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75--100克), 在6月上旬或10月份各喷洒一次 。 此外, 也可选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每667平方米95--165克), 在非采摘茶园尚可选用0.2%--0.5%硫酸铜液进行防治 。 防治茶白星病, 可在春茶萌发至鱼叶展叶期, 喷洒75%百菌清800倍液(每667平方米95--125克), 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75--100克) 。 防治茶芽枯病, 时间宜早, 春茶萌发期和发病初期各喷药一次, 在发生严重的茶园, 可在秋茶结束再喷一次 。 药剂可选用50%托布津、50%多菌灵800倍液(每667平方米100--125克)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75--100克) 。 防治茶云纹叶枯病, 胁韬煨庠宀》植脊恪⒎⑸现兀辈枋鞲胁『蟠罅柯湟叮魇扑ヂ洌崾共棵飨韵陆怠2韬煨庠宀〉闹⒆醇捌诜⑸媛杉?0 。 表10 茶红锈藻病的防治要注重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 如果茶园过度荫蔽, 通风透光不良;或土壤有硬塥, 保水性差, 易受干旱和水涝, 以及土壤瘠薄、缺肥、茶园管理不良等原因致使树势衰弱, 均易于发病 。 因此, 要加强茶园管理, 如清沟排水、清除杂草, 以使茶园通风透光良好;增施氮、钾肥, 改良土壤环境, 增进排水和蓄水力, 以增强树势, 减轻发病, 这是防治茶红锈藻病的根本措施 。 药剂防治, 可在发病盛期, 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每667平方米125--165克)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125--156克)进行防治 。 茶红锈藻病的游走孢子对铜剂很敏感, 在非采摘茶园, 可喷洒0.2%硫酸铜或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