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病虫草害优化防治技术

    (一)茶树害虫优化防治技术

    1、概述 我国茶树害虫种类繁多, 约在400种以上 。 根据估测, 由害虫成的茶叶产量损失达10%左右 。 因此, 如何及时有效地做好防治工作, 对茶叶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化学农药自60年代开始在我国茶区广泛使用以来, 对确保茶叶的优质高产曾起到重要作用 。 实践证明, 化学防治是防治茶树病虫害的一个有效途径 。 但在化学农药的使用过程中, 茶区普遍存在施药次数过多、农药用量过大、施药技术较为落后等问题, 久而久之, 已经给茶叶生产带来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茶叶生产者的重视: 

    ①由于在防治害虫的同时, 也杀伤了大量的天敌, 致使生态系统平衡破坏, 造成某些病虫害再猖獗 。

    ②病虫害逐步出现抗药性, 并有增强的趋势, 使农药的防治效果下降, 防治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  

    ③化学防治不当也带来了茶叶和环境的农药污染等社会公害 。 针对这些问题, 为了合理而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 充分发挥化学农药的作用, 逐步改善生态系统, 实行害虫的优化防治是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 茶树害虫优化防治, 就是根据特定茶区茶树主要害申诉 发生及防治现状, 以害虫的优势种群为靶标, 合理组建防治模式, 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终达到减少施药次数, 降低农药用量, 节省防治工本, 保护和促进茶园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减少农药对环境和茶叶的污染, 使化学农药防治更科学、更合理 。 具体地说, 茶树害虫优化防治有以下好处:

    ①年施药次数明显减少 。 由于优化防治强调按害虫防治指标施药, 实行主要害虫和次要害虫兼治, 从而使年施药次数明显减少 。 据试验统计, 实施优化防治的单位, 年施药次数由原来的7--10次降为5次左右 。 如浙江省余杭市1989年推广优化防治面积179公顷, 年施药次数由原来的平均7.24次降为平均5.29次 。

    ②省工省药, 经济效益明显 。 由于优化防治选用对口农药, 讲究防治策略, 改进了施药技术, 防治工本明显下降, 经济效益显著 。 如浙江省富阳市8个优化防治示范点计144公顷茶园, 1989年农药成本费比优化防治前节约49.8%, 防治用工费下降42.58% 。 余杭市1989年应用优化防治面积178公顷, 节约农药成本费38.88%, 降低用工纲63.78% 。

    ③保护了有益天敌, 生态效益明显 。 优化防治减少了茶园用药次数和农药用量, 为天敌的繁衍营造了良好的条件 。 如茶园蜘珠优化防治区比常规用药区数量可增加0.8--3.1倍, 从而可以更充分的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使茶园生态系统逐步趋向平衡 。

    2、不同茶区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 茶树害虫种类的组成, 因气候条件、种植年限和种植面积而有年不同 。 在我国各茶区中, 以气候温暖湿润、种植年限长的西南、华南和江南茶区病虫种类较多 。 江南茶区的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叶螨类(茶橙瘿螨、茶线螨)、黑刺粉虱、茶尺蠖、茶毛虫和茶叶象甲;局部地区发生的害虫有:茶小卷叶蛾、油桐尺蠖、茶黑毒蛾、长白蚧等 。 江北茶区主要害虫有:茶毛虫、假眼小绿叶蝉、茶小卷叶蛾、茶橙瘿螨、黑刺粉虱、地老虎和蝗虫;局部发生的害虫有:蓑蛾、刺蛾等 。 西南茶区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跗线螨、茶黄蓟马、茶毛虫、蚧类(牡蛎蚧、角蜡蚧等)、茶网蝽、尺蠖类(云尺蠖等)、刺蛾类(角刺蛾等);局部地区发生的害虫有:油桐尺蠖、茶梢蛾、茶籽象甲等; 华南茶区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叶螨类(茶橙瘿螨、咖啡小爪螨、茶短须螨)、油桐尺蠖;局部地区发生的害虫有:茶谷蛾、茶细蛾、茶吉丁虫、黑刺粉虱等 。 不同茶区的主要害虫种类有较大差别, 而且其发生规律也有所不同 。 现以浙江茶区为例分析说明其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 。 浙江茶区茶树害虫的优势种群是假眼小绿叶蝉和叶螨类, 其次是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茶丽纹象甲、黑刺粉虱和蚧类等 。 假眼小绿叶蝉和叶螨类属普发性、常发性害虫, 常年发生为害面积分别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82%左右和50%以上;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茶丽纹象甲则在地区间及年间分布有很大的差异, 属区域性发生的害虫;黑刺粉虱虽发生十分普遍, 但属周期性、间歇性发生的害早;蚧类在全省茶区的局部茶园受害较重 。 从不同茶季看, 春茶期间(3--5月)一般害虫为害较轻, 加之春茶品质特优, 是茶叶生产的黄金季节, 全省茶区自80年代以来在这一季节很少用药甚至不用药 。 夏茶期间(6月)是多种害虫并发季节, 是用药的重点季节 。 秋茶期(7--10月)时间长, 发生的害虫种类较鑫, 加之气温高、害虫发育速度快, 是用药次数最多的季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