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病虫草害优化防治技术( 五 )



    3、根部病害及其优化防治方法 茶树根部病害主要有茶苗白绢病和茶苗根结线虫病等, 其发生较为普遍, 几乎各产茶区均有分布 。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新种植茶园的一种威胁性病害 。 根病发生严重, 茶苗成片杜死, 造成缺苗断行, 影响新茶园的成园 。 在防治技术上, 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择生荒地种茶, 避免在已种过感该病的作物地上发展新茶园 。

    ②选用无病茶苗, 在苗木调运时, 应严格检查和检疫, 防止病苗传入 。

    ③高温曝果土壤 。 种茶前耕翻土壤, 把线虫翻至表土层, 在烈日下曝晒, 隔10天左右再翻耕一次, 以杀灭线虫 。

    ④土壤消毒 。 种植前, 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每667平方米1--2.5千克, 混入细土20千克, 撒施在上面, 并进行浅耕, 以杀灭土壤中的白绢病苗 。 在6月份茶苗白绢病发生期, 用0.5%硫酸铜或50%托布津500倍液, 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 灌施茶苗茎基部和土壤中 。 对茶苗根结线虫病的防治, 可施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667平方米2--5千克), 加细土拌和, 或用水稀释, 在茶苗行间开沟深8厘米, 进行沟施, 然后压实 。 由于呋喃丹是一种剧毒农药, 使用时须注意安全, 并且在施药后1年内不能采摘茶叶 。

    (三)茶园化学除草技术

    1、概述 茶园杂草种类较多, 根据其生长和危害季节差异, 可分为春季和夏季、秋季杂草两大类别 。 春季茶园的恶性杂草有:狗牙根、白茅、香附子、络石藤 。 主要及常见杂草有:雀舌、繁缕、看麦娘、早熟禾、婆婆纳、猪殃殃、卷耳、漆姑草、紫花地丁、旱莲草、附地菜、无宝草, 蛇莓、酢浆草、毛莨、车前、马蹄金、野燕麦、蒲公英等 。 夏、秋季茶园的恶性杂草有:马唐、牛盘草 。 主要及常见杂草有:画眉、狗尾草、狼尾草、一年蓬、小飞莲、一点红、苍耳、荆三棱、扛板归、大马蓼、黄毛耳草、石荠荣、叶下珠、地锦、鸡眼草、艾蒿、紫苏、马鞭草、星宿菜等 。 茶园杂草不仅与茶树争水、争肥、争阳光, 而且是一些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 。 目前, 茶园中的主要害虫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螨类等均可在杂草中潜伏 。 如不及时清除杂草, 容易导致害虫发生与蔓延 。 如小绿叶蝉常在看麦娘、马唐等杂草上藏匿、繁殖, 给茶树植保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 据田间调查, 除草与未除草的茶园比较, 防治小绿叶蟑后, 前者的防效期比的者长7天左右 。 由于杂草丛生, 导致了杂草、病虫同时为害茶树, 给茶叶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 因此, 茶园除草是茶树保护的重要内容和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管理环节 。 长期以来, 茶园除草的手段主要是人工耕锄 。 这种原始的除草方法, 虽有一定效果, 但费工费时、成本较高, 而且由于杂草生长旺季一般者在茶叶有制的忙季, 劳力比较紧张, 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趋势日益加剧, 使除草和茶叶采制争劳力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 因此, 每当茶叶采制季节来临, 人们容易忽视茶园除草这一重要田间管理工作, 而任杂草生长, 待茶叶采制结束后再安排劳力锄草, 往往已成危害 。 80年代初, 一些茶区陆续推广应用了以“草甘膦”为主的茶园化学除草技术, 大大缓解了劳力紧张的状况, 取得了明显效果 。 茶园应用化学除草主要有以下优点:

    ①效果好 。 草甘膦、克芜踪等常用除草剂, 除草效果可达95% 。 如草甘膦, 喷药后3--7天地上部分逐渐枯黄, 10--15天地下部分腐烂, 最后全株枯死 。 而人工除草受气候影响较大, 特别是在杂草生长较快的多雨季节, 人工锄削后杂草复活率较高, 除草效果很不理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