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之道
世间万物皆有“道” , 老子在《道德经》中曰:“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说明“道”可包容万物、无处不在、博大精深、生生不已于有形与无形的世界中 , 非常之精妙深邃 。 《道德经》又曰:“道法自然” , 这“自然’二字 , 并非好解释的 。 所以 , 对于“道”的理解要因人而异了 , 当然对于“茶道”的理解也是这样的 。
茶联的集大成者《百茶联》原创作者在天认为:“茶道 , 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周作人先生则认为:“茶道的意思 , 用平凡的话来说 , 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 , 苦中作乐 , 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 , 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 ”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 , 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 。 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日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是以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 , 综合生活文化 , 是东方文化之精华 。 他还认为 , 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 , 茶道是茶至心之路 , 又是心至茶之路 。
总言而之 , 我们归纳出的“茶道之道”就是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 。 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 , 美心修德 , 学习礼法 , 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 喝茶能静心、静神 , 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 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 , 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 。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 是茶文化的灵魂 。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 , 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 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 , 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 还有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 , 则是起源于日本本土 , 同时有吸收和承唐宋遗风 。
茶道之清
清 , 则无杂 。 自古以来 , 喝茶为雅事 , 饮茶提倡“清”的精神 , 而与俗人饮茶则违背了茶道之清的精神 , 从而又引出了品茶即品人的说法 。 明人屠隆在《考余事》中说:“使佳茗而饮非其人 , 犹汲泉以灌蒿莱 , 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 , 一吸而尽 , 不暇辨味 , 俗莫大焉 。 ”明人陆树声与徐渭都作有《煎茶七类》之文 , 二人把“人品”列在首位 。 陆树声说:“煎茶非漫浪 , 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 。 ”徐渭也说:“煎茶虽微清小雅 , 然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 。 ”我们再来看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 , 韵高致静 。 ”韦应物也道:“性洁不可无 , 为饮涤烦尘”皆是写茶之性本洁 , 而饮茶之人必须性清才能相得益彰 。 饮茶本是雅事 , 品茶之时却仍想着蝇营狗苟之事 , 岂不败兴 。 所以说茶道的精神之一应当是--清 。
茶道之真
【中国茶道之道、清、真、净】真 , 乃茶道的起点 , 并追求于“真” 。 其中之意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人名家的真字迹;用的茶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瓷 , 最重要的是饮茶之人要怀有一颗真心 , 敬客要真情、言语要真诚、心境要真闲 。 茶事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求真 。
推荐阅读
- 生活禅与茶道的修持
- 文人茶道:艺与道的完美结合
-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之贵族茶道
- 中国芦荟的功效与作用,护肤养颜又排毒减肥
- 紫玉金砂名品展推出
- 中国人为什么不重视心理健康?
- 趣看中国的奉茶之道
- 浅议茶俗、茶艺、茶道的界定
- 宋明时期的点茶道茶艺
- 中国饮茶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