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饺|广州早茶中“虾饺”,诞生于海珠区“城中村”的小茶楼,现如何?( 二 )




原来第一份“虾饺”点心是出自五凤村开的一家家庭式的小茶楼“怡珍茶楼” , 这间小茶楼的老板还有一些来头 , 是清朝十三行时期“世界首富伍秉鉴”的后人 。 伍秉鉴 , 广州十三行的领军人 , 怡和行的掌门人 , 当年伍秉鉴的私人家产顶得上清政府半年的财政收入 , 被西方称为“天下第一首富” , 也是当时世界首富 。


据《粤厨宝典》记述:这位世界首富伍秉鉴是一个“虾痴” , 因此伍家的餐桌上少了虾这道菜 , 长年累月下来 , 伍家人都有了一套制作“虾”的秘法心得 。 在20世纪20年代 , 伍秉鉴的后人在五凤村开了一间叫家庭式的小茶楼:怡珍茶楼 。 伍家后人为吸引更多的客人 , 就想到了当时五凤村周边是河涌 , 出产大量味道鲜美的小河鲜 , 就利用当地出产的鲜虾 , 再融入当年伍家制作“虾”的秘法心得 , 加入新鲜猪肉、笋等材料 , 出品了第一份“虾饺”点心 , 并关联“五凤村”的名字 , 起名:五凤鲜虾饺 。 结果“五凤鲜虾饺”大受欢迎 , 吸引无数食客享用 。 于是 , 其他酒家茶楼也争相仿效 , 虾饺从此就风靡广州城 。



老人们告诉珊珊三丫头 , 怡珍茶楼早就没有了 。 当我表示想到茶楼旧址看看时 , 老人还亲自带到来到了昔日“怡珍茶楼”旧址 。 前行的过程 , 老人还告诉我当年的怡珍茶楼的模样:怡珍茶楼的规模不大 , 是一间小茶楼 , 建在五凤村的河涌边 , 是由两座青砖砌起 , 再在茶楼之间用杉梁、木板搭起了跨巷过街的天桥式茶室 。 那时 , 村民每天都会熙熙攘攘从茶楼天桥下穿梭而过;来喝茶的客人喜欢靠窗而坐 , 品尝着新鲜出笼的“五凤鲜虾饺”和各种的点心;在不远处就是五凤涌三条涌水交汇的地方 , 当装满河虾的小船靠岸时 , 怡珍茶楼的伙计就会前来取虾……在老人的口中 , 一幅充满人间烟火味的茶楼画面就出现在我眼前 。



当老人把前进过程中看到的一幢几层楼高的楼房的位置指出来时 , 我确认了制作出第一份“五凤鲜虾饺”怡珍茶楼已经消失在岁月之中 , 此时此刻 , 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那当年兴旺鼎盛的痕迹 。 在楼房旁边有一小牌坊写着“海珠区供销社五凤宿舍” , 楼房的墙体上刻着壁画 , 一幅是三人围坐着正在品尝“五凤鲜虾饺”的场景 , 另一幅是河涌边上的怡珍茶楼 , 这两幅壁画 , 大概就是怡珍茶楼留下的唯一印记了 。


从和老人们的聊天话语中 , 珊珊三丫头可以感知当年人们对“五凤鲜虾饺”的喜爱 , 今天的老人们当年还是小孩时 , 会特别渴望跟父母来怡珍茶楼喝茶 , 其中还特别喜欢吃这里的虾饺 , 虽然那时做出来的虾饺的粉皮和馅料与现在不一样了 , 但是做虾饺的虾新鲜 , 真材实料 , 真是非常好吃 , 真的很让一辈人怀念这家诞生了“虾饺”的怡珍茶楼 。

当年首创虾饺的伍家后人 , 并没有为“虾饺”申请专利和商标 , 但因为其美味被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 现在的虾饺 , 经过多次改良:
首先 , 在形状方面 , 最初的虾饺像普通饺子的样子 , 现在虾饺呈现丰满的“凸月”状 , 前顶像梳篦 , 十三道的褶纹可以形成包裹了八分半量的虾仁、一分半量的肥肉、笋粒的空间 , 这个空间还得预留虾汁的发挥 。 当然了 , 我们吃到虾饺未必有十三道的褶纹 , “十三”这个数字是挑剔的食客去考究点心师傅的摺皮手艺的方法 。
其次、外皮用料方面 , 最初虾饺是使用普通的面粉 , 现在改用澄面 , 这样就能做成的皮薄而有韧劲 , 视觉上带着磨砂一样的质感 。 从外面隐隐约约看到红红的鲜嫩大虾 , 看着会让人食指大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