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中国到底哪里的红烧肉最好吃?( 三 )


除了上色 , 另一个主要的区别是甜咸辣口味的偏重 。 红烧肉基本上都要放糖 , 不放糖就像是炖肉或者酱肉了 , 但放糖多少 , 各地各家都有差异 。 北方人加糖是为了上色 , 南方人加糖是为了吃甜 。 所以虽然总体上红烧肉都是咸中带甜 , 南方更偏甜口 。

红通通油亮亮的上海本帮红烧肉 。 图/视觉中国上海的本帮红烧肉 , “浓油赤酱”的代表 , 最最经典的本帮菜 。 酱油与糖并驾齐驱 , 肉小炒一下 , 再放点糖 , 把油都“逼册来” , 油汪汪、香喷喷的汤底捣饭吃最好不过 。 至于口味 , 上海人觉得甜咸适中 , 北方人觉得已经是偏甜了 。
再到苏杭一带 , 更是无甜不欢 。 苏式红烧肉同样浓油赤酱 , 冰糖白砂糖用料更多 , 甜而不粘、浓而不咸 。 无锡人几乎给所有的肉菜加糖 , 称为“吊鲜” , 红烧肉自然逃不掉 , 北方人吃到无锡版红烧肉的一瞬间 , 很可能以为自己吃的是拔丝五花肉......

湖南、湖北的红烧肉 , 都喜欢加点辣子 。 图/视觉中国除了甜咸口的 , 偏辣口也不少见 。 毛氏红烧肉加辣椒加蜂蜜 , 少了分酱香多了分甜辣 。 四川红烧肉里 , “川菜之魂”豆瓣酱不会缺席 。 加了豆瓣酱 , 解腻又开胃 。
红烧肉里加酒 , 最主要的目的是去腻增香 , 不同地方各自也有讲究 。

黄酒渗入猪肉与梅干菜 , 引出了猪肉最深的鲜味 。 摄影/will1874 , 图/ 图虫·创意江浙一带用的是绍兴黄酒 , 黄酒的酯香和醇香 ,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肉的鲜美 。 除了本帮红烧肉 , 还有迅哥儿笔下的梅干菜烧肉 , 也离不开绍兴酒的滋养 。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在淋过黄酒的热锅里 , 慢慢卸下粗粝的肥腻 , 变得温糯油润 。

除了酒 , 茶叶也可以为红烧肉去腻 。 摄影/huawencp , 图/ 汇图网
在湖南 , 一般用的是自家酿的米酒 , 用料酒、啤酒、白酒的地方也常有听闻 。 此外 , 川渝地区还喜欢加入醪糟进行增香提味 。 除了加酒 , 还可以添茶 。 在武夷山区 , 四大名枞之一的大红袍茶汤 , 倒入砂锅里炖煮到烧肉浸透 , 茶香入魂 , 解腻最好不过 。? 左右滑动查看 ?
从左到右辅菜依次为板栗、萝卜、山笋 。
图1、图2/视觉中国 , 图3摄影/映像视觉 , 图/图虫·创意
说完口味 , 红烧肉还有一个大的区分——辅菜 。 有人说南方的红烧肉很少加配菜 , 其实不然 , 上海红烧肉加千张(百叶结)、鸡蛋 , 绍兴搭梅干菜 , 宁波添黄鱼鲞 , 无锡配面筋 , 湖南喜欢干豆角 , 四川有芽菜 , 江西有豆参、竹笋 。 相传东坡还有一首诗:“无竹令人俗 , 无肉令人瘦 , 若要不俗与不瘦 , 除非天天笋烧肉” 。

? 左右滑动查看 ?
从左到右辅菜依次为黄鱼鲞、豆参、茨菰 。
图1摄影/hsl12345678、图2摄影/杨洪123、图3摄影/xiaolindesign
图/汇图网
在安徽安庆 , 山芋碾碎、洗桨、凉干后得到的白色淀粉 , 被加水捏成一个个山粉圆子 , 晶莹剔透 , 软糯弹牙 , 加到烧肉里吸足了肉味 , 这道山粉圆子烧肉 , 是当地招待客人的硬菜 。 在苏州 , 水八仙之一的茨菰也是红烧肉里的常客 。 茨菰虽苦 , 碰上浓油赤酱的烧肉恰好中和 , 更是衬得肉的鲜香可口 。
相比之下 , 北方烧肉配菜往往是鹌鹑蛋、土豆、干豆角之类 , 就显得单调许多了 。 这或许也映证了昔日一位北京厨师所说的“北京没有这种菜 , 这是南菜”的说法 。

红烧肉早已遍布南北 , 北方习惯加鹌鹑蛋 。 鹌鹑蛋也涂了一层红褐色的腮红 。图/视觉中国

是家味 , 也是国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