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超|为啥大家不去哈根达斯了?人均消费远超喜茶、奈雪,高端化市场多品牌竞争( 二 )


街道口商圈竞品品牌人均消费对比(单位:元) 奇偶派制表

远超|为啥大家不去哈根达斯了?人均消费远超喜茶、奈雪,高端化市场多品牌竞争
文章图片

而在其他销售渠道上 , 哈根达斯的销量就更加不尽如人意 , 据探访无论是商圈内的电影院还是餐馆 , 曾经受人追捧的哈根达斯单球不再是店家的镇店之宝 。
银泰创意城电影院工作人员向我们透露 , “这个月电影行业逐渐回暖哈根达斯单球装月销量在15个左右 , 在前几个月的淡季 , 销量更是跌破个位数” 。
随后我们走访了武商、中百等武汉本地商超发现 , 部分超市冷冻柜里仅有八喜、梦龙等产品 , 导购员告诉我们超市很早前就停止了与哈根达斯代理商的合作 。
通过窄门餐眼数据显示 , 目前哈根达斯在国内门店数有512家 , 有30家处于停业状态 。 其中在武汉的9家店绝大部分位于万达、恒隆等城市中高端商圈内 。
而这家街道口的哈根达斯仿佛就是品牌众多门店的一个缩影:品牌历史悠久使其地理位置 , 公域流量庞大 , 但门店生意就极为惨淡 , 与周边其他品牌形成了鲜明对比 , 承担高端商圈昂贵的租金产品匮乏难以实现盈利 。
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似乎已经习惯将蜜雪冰城当作他们心目中的雪王 , 却不知十几年前哈根达斯 , 这个冰淇淋界的劳斯莱斯早已在万丈冰雪中称王 。 只不过老一代雪王的坠落远比想象中来的极速 。
由盛转衰的“味觉神话”
“爱她 , 就带她去哈根达斯” , 凭借一句烂熟于心的广告词 , 让哈根达斯很快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冰淇淋品牌 。
品牌诞生60年 , 进入中国25年 , 漫长的历史长河里 , 哈根达斯也许不是最成功的的餐饮品牌 , 但一定是曾经最会营销的品牌之一 。
特定的原材料产地、百分百纯天然的原料、复杂的制作工艺流程 , 品质上的“天然、淳朴”通过哈根达斯品牌宣传的“人工”包装 , 营造出来的“味觉神话”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
2000年 , 随着哈根达斯在广州的分店开幕 , 这家贵族冰淇淋品牌用4年时间率先打开了中国超一线城市的营业版图 。 随后十几年时间里门店数迅速扩张为70余家 , 覆盖中国十多个城市 。 并且选址以中高端购物中心为主 , 品牌更是高调定位为“超高端冰淇淋” 。
从最初只有香草 , 巧克力和咖啡口味的冰淇淋到慢慢扩充产品品类为冰淇淋、冰淇淋火锅、冰淇淋月饼 。 尽管产品品类依旧单一 , 且单价居高不下依然有大批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 。
以品牌的基础产品冰淇淋单球为例 , 21世纪初 , 国内经济发达城市的人均年工资也不过六千元左右 , 然而哈根达斯却将这款只装有85g冰淇淋的小球杯定价30元 。 即使以如今的物价水平衡量 , 这几乎是不少打工族一两天的伙食费 。
稍晚进入市场的冰淇淋月饼定价也达到了数百元 , 在2012年营销渠道还不那么丰富的背景下 , 通过各大媒体的大力宣传 , 成功在线下自提点营造出了排队1小时才能领取的辉煌 。
再加上餐馆、电影院、超市等B端渠道铺垫 , 产品销量迅速呈现出指数级上升 。
在那个互联网节奏偏慢的时代 , 这些线下渠道是哈根达斯完成其高端扩张最好的“垫脚石” 。 在北京和上海 , 部分拿到授权的电影院和自助餐厅因为“哈根达斯无限畅吃”的活动宣传吸引了大批顾客前来消费 。
这足以说明 , 哈根达斯品牌所倡导的“高消费、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 得到了国内不限于“小资”们的持续认可 。
品牌猎奇般的定位和在当时近乎完美的营销策略 , 在让哈根达斯在业绩表现上持续高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