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不爱买醉爱“微醺”? 低度酒的酒香与同质化之殇( 四 )


事实上 , 低度酒生意爆发背后 , 确实大量新玩家因经营不善、生意萧条等原因最终消失 。
“当你自以为抓住风口时 , 殊不知前方很可能是条死路 。 ”回忆起当初进军低度酒市场时的雄心壮志 , 最终在短短数月就折戟而归的林可(化名)颇为无奈 。
2019年底 , 看中低度酒生意的林可拉上朋友 , 投资数百万元和老家一家酒厂谈起合作 , 由对方提供生产线 , 自己负责营销推广 , 开始生产销售起低度酒 。
原以为凭借微醺风能从中赚上一笔 , 让林可意外的是 , 尽管在众多社交平台砸下不菲开支 , 但日常咨询下单的顾客却寥寥无几 。 而摆放在城市里各个饭店的酒水 , 同样少有人购买 。
一番打听后 , 林可才发现原来市面上出现太多类似低度酒 , 无论包装、口感还是价格都和自己的产品相差无几 , 消费者购买时也不会刻意选择自家商品 , 销量自然低迷 。
几经挣扎后 , 林可最终决定退出市场 。
贝壳财经采访人员了解到 , 同质化严重成为众多低度酒品牌商最为头疼的问题 。 如今 , 市面上常见果酒、苏打酒等众多细分品类中都涌现了多个品牌 , 且品质、口感大多极为相似 。
“之前为了尝试哪家品牌旗下的果味酒更好喝 , 曾下单了四五个不同品牌 , 结果发现都差不多 。 后来干脆谁便宜就买谁了 。 ”可可说 。
“市场出现同质化的原因 , 在于酒水品牌背后的供应链 。 大品牌的酒厂通常自有工厂 , 但这种模式不适合小品牌酒企 。 ”曾在四川开设过酒厂的胡涵(化名)分析称 , “目前国内小品牌酒企大多采用‘贴牌代工’模式 , 虽然节省了成本 , 但代工厂通常会接很多家的订单 , 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就没有明显差别 。 ”
林可也曾找工厂谈过独家合作 , 最终没有达成一致 , “对方要求必须达到多少量后才肯独家 。 就现在的销售数据而言 , 肯定不敢贸然生产那么大的量 。 ”
为了打出差异化 , 越来越多低度酒品牌开始寻找起破局方法 , 不仅研发更多口味 , 还将“零卡零糖”等健康概念植入进商品当中 , 以此来丰富卖点 , 让更多在意健康的年轻人成为目标顾客 。
何静也开始尝试研发更多口感 , 她拉上设计团队在工厂里尝试着将不同水果加入酒水 , 并逐一尝试 , 以寻求更可口的味道 , “现在市面上果酒就那几个口味 , 如果能多推出一款不同的 , 或许会吸引到更多顾客的关注 , 进而带动品牌的销量 。 ”
对于低度酒未来 , 何静颇有信心 , 虽然目前经营并不轻松 , “尽管低度酒市场多年来起起落落 , 但年轻人在酒水选择上的趋势决定了其未来必然会得以进一步爆发 , 现在做好万全准备 , 未来或许能从中彻底站稳脚跟 。 ”
【酒香|?不爱买醉爱“微醺”? 低度酒的酒香与同质化之殇】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覃澈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