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下饭菜》它让我想起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这是一部平平无奇的美食纪录片 。
它不精致 , 没有《舌尖上的中国》那样高大上的拍摄技巧以及恢弘煽情的内容文案;它也不独特 , 不会像《早餐中国》一样起早贪黑 , 遍访街巷搜寻特色小吃 。 它在渔船上或者山野间 , 逮住没有名字的百姓食客就地采访 , 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些鸡零狗碎;它随心所欲记录 , 没有花招甚至招数“粗糙” , 像是学生作业一样不对音频进行淡入淡出的处理 , 现场收声嘈杂得听起来如同置身楼下菜市场 , 连字幕都时有错谬……
但就是这样一部被豆瓣网友评价为“土得掉渣”的《下饭菜》 , 却呈现出一副活色生香的人间百味图 。
可能没有人不喜欢看美食片吧 , 但比起那些有字正腔圆的旁白 , 有精心摆盘的玉食珍馐 , 有大厨们津津乐道的精心步骤的美食 , 我更喜欢那种怼到厨房就拍 , 拍着拍着热气就腾上来了、金灿灿的锅巴就卷起来了的寻常美食 。 一句话 , 我喜欢那种不装、接地气的美食 , 吃就是吃 , 不需要赋予那么多意义 。 民以食为天 , 吃饱了吃好了 , 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
所以 , 我喜欢《早餐中国》 , 走进街头寻常小店 , 有的甚至连店都算不上 , 只能算一个摊儿 。 但就因为它们寻常 , 好吃不贵 , 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就把它列入了旅行计划 。 比如看了《早餐中国》 , 我为了去吃片中让我口水长流的汉中热面皮 , 我不惜驱车几百公里 , 特地到勉县吃了一碗 , 住了一夜 , 然后就回来了 。 朋友们都说我这碗热面皮吃得太投价了 , 但他们哪里知道 , 那碗热面皮的香气和Q弹至今都在我的记忆里绵延 。
不久前 , 我又发现了一部让我喜不自胜的美食片《下饭菜》 , 那个风格 , 和《早餐中国》很像 , 也是短小精练 , 一集十七八分钟 , 每集介绍两道下饭菜 , 轻松又随意(看完一查 , 嘿 , 原来就是《早餐中国》原班人马拍的) 。
比《早餐中国》更厉害 , 《下饭菜》直接走进了乡下人的厨房 。 没有那么多1234 , 架起锅就开做 。 大铁锅里滋滋冒油 , 然后用一个大盘子满满地给你端出来 , 你说 , 你的口水还忍得住不?而且 , 还可以顺便看看那山那水那地里绿油油的庄稼 , 养胃又养眼 。
拍的是下饭菜 , 吃的是亲情这道味儿
作为一个在乡下长大的孩子 , 这部片子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 , 想起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
比如云南鹤庆杨美玉做的羊乳饼夹火腿 。 说实话 , 我对这道菜并不感兴趣 , 但这一集却给了我最深的印象 。 为什么?首先是她家那又大又干净的灶 , 砌在窗户下边 , 云南和煦的阳光照在灶台上 , 杨美玉从容地灶台上忙碌着 , 窗外的树枝繁叶茂 。 白色的灶台、绿色的树子、金色的阳光 , 生活如此安静而美好 , 我的心瞬间就安静下来了 。
真的 , 杨美玉和丈夫的生活 , 就如小时候的我家 , 勤勉而踏实 。 他们靠养蚕 , 供出了两个大学生 。 我家呢 , 更困难 , 全靠爸爸妈妈下地干农活 , 偶而爸爸出去揽点泥匠活儿 , 也把我和姐姐培养成了大学生 。 所以 , 看到她家一簸箕一簸箕的蚕茧时 , 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浮现出了我家冬天一簸箕一簸箕的红苕干 。
还有福建连江苔菉镇的林秋达和洪丹夫妇 。 我去年冬天才去过苔菉 , 真是今生难忘啊 。 苔菉就在大海边上 , 阳台下面就是蔚蓝的海 , 可以想象他们的海产品有多么新鲜 。 这样说吧 , 我们在那儿那几天 , 就仅仅是把菜市场里买的鱼往锅里一蒸 , 再蘸点生抽 , 就已经美味得惊呼连连了 。 所以 , 当达哥说他最拿手的下饭菜是煎带鱼时 , 我还有点吃惊 , 以为有什么独家绝技 。 结果认真看完 , 发现并没有 , 一丝一毫也没有 , 如果非要说绝技的话 , 就是他们说的虾油——用他们那里卖不掉的小鱼小虾发酵做成 , 有点腥 , 但拿来蘸煎好的带鱼 , 非常好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