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如何正确“打酱油”?

酱油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调味料 , 早在宋朝年间就已有明确记载 。 现代的酱油主要食材原料是大豆或者黑豆、小麦或者麸皮 , 加入水、盐等酿造而成 。
食盐是酱油的主要原料之一 , 按照常规工艺酿造出的酱油 , 盐分浓度为17% 。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 , 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与食盐的摄入量密切相关 , 主要是由于食盐中所含的钠 。 根据我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 , 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 。
专家提醒 , 上文所说的盐 , 除了额外添加的食盐 , 还应该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 。 “一般一勺酱油大概15毫升 , 里面含有超过1000毫克的钠 , 相当于两克多食用盐的含量 。 所以一勺酱油吃下去 , 就相当于已经超过一天食盐推荐摄入量的1/3了 。 ”
那么 , 市面上一些宣称“低脂低盐”的酱油是否更健康?
要回答这个问题 , 还是要从酱油的原料说起 。 专家指出 , 酱油原料决定了其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淀粉类 , 本身的脂肪含量已经非常低 , 还有不少传统酱油产品本身就不含有脂肪 , 因此不存在所谓的“低脂”酱油 。
而每100毫升所含盐分低于9克的酱油 , 则称为低盐酱油 。 需要注意的是 , 低盐酱油往往是通过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更多的水来稀释盐分 , 但这是以牺牲部分鲜味为代价的 。 那么 , 达到和常规酱油相近的味道 , 需要补充更多的增鲜剂来提高鲜味 , 而这些增鲜剂实际上也可能含有会导致血压升高的钠 。 选择时应该看清营养标签上的钠含量来选择 。
酱油只是餐桌上的配角 , 正常情况下在饮食中的用量只占日常饮食的极小一部分 , 因此无论选择哪一种酱油 , 只要是合格产品、正常使用 , 对健康都几乎不产生影响 , 在酱油的品种选择上人们无须过多纠结 。
从微观营养学角度讲 , 酱油含有蛋白质、淀粉、氨基酸等 , 这些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都不是禁忌 。 专家表示 , “某种程度上 , 伴随着这些慢性病的发生 , 尤其是老年人 , 他的消化功能会下降、胃口会变差 。 用酱油让食物色香味俱全 , 可以帮助他们增进食欲、保障营养摄入 。 ”相反 , 如果是本身肥胖、需要减少食物摄入量的患者 , 在烹饪中少加一些酱油等调味料 , 有助于控制食欲 。
而更加应该重视的 , 是日常烹饪时酱油的用量 , 否则即便是使用低盐酱油 , 但长期过量摄入 , 也不利于血压控制 。 专家提醒 , 要自觉纠正因口味过咸而过量添加食盐和酱油的不良习惯 。 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一天摄入食盐不超过6克 , 如果做菜时用了酱油 , 相应的食盐的用量就要减少 , 反之亦然 。 如果一道菜中需要酱油和食盐并用的话 , 应该先加入酱油调色 , 再根据口味补充加入适量食盐调味 , 即“先调色、后调味” , 同时要注意按比例减少食盐用量 , 这样有助于避免摄入盐分过量 。
(摘编自中新网)
【食物|如何正确“打酱油”?】[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