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月饼流行上千年,有种月饼是王牌,它还代表着本民族的精神内涵!

从古至今,月饼向来都是中秋节的“标配”,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口味的不断改变,各种新奇的月饼也层出不穷,如蛋黄月饼,咸肉月饼和水果月饼等。但不过有一种口味的月饼,却一直占据着人们的餐桌数百年,其霸主地位更是毫无动摇。究竟是什么口味的月饼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五人墓碑记|月饼流行上千年,有种月饼是王牌,它还代表着本民族的精神内涵!
文章插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在小编揭秘之前,先给您说说月饼的前世今生。其实,中秋节和月饼,并不是同时出现的。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帝王就时常在月圆之夜祭月,但并没有将其当成固定的节日。一直到唐代太宗时期,李世民才下旨规定“八月十五中秋节”(《唐书·太宗记》)。后来,又经过两宋的发展,中秋节到明清时,才正在成为普天同庆的团圆佳节。
五人墓碑记|月饼流行上千年,有种月饼是王牌,它还代表着本民族的精神内涵!
文章插图
而对于月饼来说,它的前身可以看成是一种日常食用的饼,比如汉代时期人们常吃的“胡饼”,即一种用芝麻与核桃仁做馅的油饼。据《旧唐书》记载,唐朝初年,高祖李渊在中秋节时,曾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其中“蟾蜍”指代的是月亮,由此说明唐代古人过中秋时,吃的还是汉代以来的胡饼。然后到宋代时,一些古籍中便开始出现,以“宫饼”,“月团”和“小饼”为名的饼,而真正出现“月饼”,则是在南宋晚期的《梦梁录》中,但完整而又准确的记载中秋吃月饼,却是在更晚的明代,如“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西湖游览志会》)。到清代时,各种口味的月饼,才开始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五仁月饼。
五人墓碑记|月饼流行上千年,有种月饼是王牌,它还代表着本民族的精神内涵!
文章插图
说起五仁月饼,或许很多读者都开皱眉头了,其实小编也曾经被网上流行的“黑”五仁月饼的段子误导过。这个“黑”段子说,在《五仁墓碑记》中记载,东汉末年,南越国国君赵佗被契丹人追杀,在逃到南沙群岛时弹尽粮绝。于是,赵佗的五个随从,便将自己身上的污垢搓下来,然后和仅剩的一撮面粉混合在一起,制作了一种饼给赵佗吃,而后来赵佗为了纪念他们五人,便做《五仁墓碑记》。其实,这完全就是“胡扯”,因为赵佗在公元前137年就驾崩了,而南越国也在公元前112年,就被汉武帝给灭了,与“东汉末年”八竿子打不着。另外,契丹人是遥远的北方游牧民族,赵佗的南越国在岭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两广一带,他们一北一南相隔数千公里,契丹人是吃饱了撑的才去追杀赵佗吗?因此,后人杜撰出来的《五仁墓碑记》,纯属是为了抹黑五仁月饼。
五人墓碑记|月饼流行上千年,有种月饼是王牌,它还代表着本民族的精神内涵!
文章插图
历史上真实的碑记,应该是《五人墓碑记》,系明朝大文学家张溥创作,赞颂了当时的苏州市民与民间黑恶势力斗争的不屈精神。其中有五位市民在斗争中壮烈牺牲,故此张溥特意做《五人墓碑记》,以记录他们的英勇事迹。根据史料记载,五仁月饼的雏形出现在宋代,即人们将多种不同的馅料混在一起,然后包在面饼中制作成月饼,但当时并没固定的叫法,也没有固定的馅料。还是直到明清时,人们才开始广泛的制作五仁月饼,而所谓的“五仁”,也开始逐渐趋于统一。
五人墓碑记|月饼流行上千年,有种月饼是王牌,它还代表着本民族的精神内涵!
文章插图
据清代《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通常的“五仁”有,核桃仁,橄榄仁,瓜子仁,杏仁和芝麻仁等五种,并且还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即“忠孝信勇廉”,而这也正是我们华夏民族,所共同倡导的一种美好品德。近现代以来,五仁月便成为了月饼界的“老大”,但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各个地方开始生产和制造不同风味的五仁月饼,于是也就出现了各种奇奇怪怪口味。如今为了规范五仁月饼的口味,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并不是只要加入了果仁的月饼就能叫做五仁月饼,而是必须要含有小编上面提到的五种果仁,并且其含量不能低于20?由此可见,小小的月饼国家都要制定政策,表面上看是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手段,但其实更深处的原因,还是因为五仁月饼他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所以不能乱套,不能改变,也更不能遗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