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美味是怎么香飘四海的?( 三 )
法国中餐馆传奇:万花楼不是那个万花楼
法国大餐好 , 中餐馆发展并不容易 。 法国人太喜欢中国菜 , 竟有酱料当巧克力的笑话 。 法国人喜爱中国菜 , 法国菜可口 , 与中国相似 , 中国菜不能号召 。 巴黎中餐馆 , 经营者和服务对象主要围绕工人和学生 。 留学潮 , 留学生涌入 。 一战后 , 劳工紧缺 , 才有华工留居 。 二战爆发 , 中餐馆每况愈下 。 法国解放后 , 中餐馆重浮水面 , 大不如前 。 马歇尔计划之后真正大发展 。 中餐馆的发展 , 和需求大有关系 。
法国中餐馆故事多多 。 书中隆重介绍巴黎万花楼的传奇 。 万花楼这家巴黎最好的中餐馆1920年冬天才开业 。 诗人梁宗岱每天都到万花楼打卡 , 其父闻之大怒 , 怎么可以每天去妓寨?“花”有时指妓女 , 正经生意不会以“万花”为名 , 可是这是在巴黎 , 不是在中国 。 郑振铎避难法国时 , 梁宗岱请郑振铎、朱光潜、吴颂皋等吃饭 。 梁宗岱的生命是恋爱和艺术 , 当时有所恋 , 心里很快活 。 快活的他 , 多有请郑振铎在万花楼吃饭 。 加上自己去 , 郑振铎去了多次万花楼 。
梁宗岱的弟弟梁宗恒被忽悠去了法国 。 梁宗恒也天天去中餐馆 , 先投资中餐馆 , 后经营中餐馆 。 万花渐欲迷人眼 。 天天万花楼 , 民国著名经济学家杨端六的太太袁昌英女士 , 也是天天在万花楼吃饭 。 北大代理校长蒋梦麟赴华盛顿参加太平洋会议途径巴黎用膳于万花楼 , 每日中晚餐 。 一班中国学生因此不敢来 。 一星期后 , 蒋梦麟离开 , 才敢重新光顾 。
巴黎广东馆子不独万花楼一家 , 与之相映衬的还有社交之花“家庖尤精”的郑毓秀博士的“巴黎客厅” , 胡适说她的论文《中国比较宪法论》是王宠惠捉刀 , 谢东发翻译成法文 。
中餐馆还有额外的功能 , 扮演了国共政治平台作用 。 有兴趣者可以自己找看看 。
顺带说下 , 法国人喜欢的中国菜 , 同样不是中国人 , 更准确地说 , 是广东人喜欢的传统的鲍参翅肚 , 也不是杂碎 , 而是小笋和豆芽 , 这后来有“物以稀为贵”的因素 , 也有从业者故弄玄虚“操纵”市场的因素 , 细节就不剧透啦 。
基本上平淡无趣的德国中餐馆和日本女子学艺嫁华人
德国不在中国人西行的主航线上 , 早年去德国的中国人 , 比英法都要少 。 中餐馆的真正兴起 , 还是因为留学生的兴起 。
一战后 , 德国马克暴跌 , 留学成本大降 , 留学生纷至沓来 。 原来一些在英美的留学生在也转过来 。 1923年 , 柏林的中国留学生就有1000多人 。 马克暴跌 , 留学生有享受的心情 , 可惜好景不长 , 留学生人数锐减 。 德国大学食堂不好吃 , 留学生家境相对不错的去中餐馆 , 贵一点 , 但舒舒服服吃饱 。
德国的知名中餐馆不多 。 民国时期的德国留学生和华侨 , 主要在柏林 , 数量不多 , 1922-23高峰后 , 到1925年不过四五百人 。 加上小商人、海员、官吏 , 总共也就1000多人 。 1936年 , 留学生不到300人 。 人少 , 德国人又不好吃 , 中餐馆少 , 就三五家 。
当然 , 为数不多的德国中餐馆照样有故事 , 民国时期电影皇后胡蝶就去过那里的泰东饭店 。
顺带说下书中介绍的日本情况 。 关于日本 , 书中说到 , 日本菜不好吃 , 日本人也喜欢中国菜 。 中国人进入日本 , 日本人跟着学做菜 。 日本人开中餐馆 , 不那么好吃 , 还派人到中国餐馆跟班学习 。 书中还提到 , 日本人为了探寻秘诀 , 鼓励日本女子嫁给中国厨师 , 差不多每一家中餐馆的店主妇都是日本人 。 中国留学生去日本比较晚 , 基本上是甲午战败后 。 这就决定了日本中餐馆发展相对滞后 。
推荐阅读
- 面条|东川面条是一个传奇——那是东川人的一种面子
- 饺子|朋友说你家的早餐一看就是穷苦人家的,我只能说,每家的饮食不同
- 三口|假期三口之家午餐晒圈火了,简单营养又美味,花钱不多家人吃得香
- 香菇|数九天,这种碱性蔬菜要多吃,含钾高,不开火就是一盘菜
- 蒸鱼|料酒不是“万能去腥调味料”,记住“3买4不用”,搞错了适得其反
- 辣椒|同样是吃货,为何福建胖子少?看完福建人的一日三餐你就明白了
- 香肠|冬季窝料之王是什么? 对比之下才知道, 没什么是一把酒米解决不了的
- 勐海|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2022年的餐饮:有哪些是不确定的,有哪些是确定的?
- 食材|家常美食推荐:油焖大虾,墨鱼排骨汤,蒜蓉粉丝蒸扇贝,营养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