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美味是怎么香飘四海的?
久居他乡 , 总想一个问题:在外地 , 吃到地道的家乡口味有多大的可能?
这要看在什么地方 。 在北京 , 饕餮之徒的愿望容易得到满足 。 不仅如此 , 他们还可以在北京品尝到全球各地的主要菜品 。 中国人到海外能吃到正宗的中餐吗?随着全球化的加剧 ,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 , 可以吃到中餐 , 但是不是地道 , 就见仁见智了 。
中华美味香飘世界 。 时光倒流 , 回到晚清民国 , 中餐是如何作为中西交通的一部分走向西方世界的呢?登机口书店偶遇周松芳的《饮食西游记:晚清民国海外中餐馆的历史与文化》(生活书店2021年版) 。 《饮食西游记》介绍不少掌故 , 材料丰富 , 实是一部以文人消遣形式呈现的可读性极强的学术著作 。 轻阅读固然轻松 , 但信息量有限 , 远不如这类书耐读 。
文章图片
《饮食西游记:晚清民国海外中餐馆的历史与文化》 , 周松芳著 , 三联书店2021年4月版 。
《饮食西游记》有趣 , 主要介绍晚清民国时期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中餐馆的发展情况 , 还涉及荷兰比利时日本的中餐馆 。 没有需求 , 就不会有供给;没有供给 , 需求无从谈起 。 中餐一开始是满足华人果腹之需 , 后来洋人也为美食所吸引 , 需求面扩大 。 越来越多的华人来到西方 , 需求的层次也随之提升 , 有的中餐馆甚至顺带扮演了更加重要的社交和政治平台角色 。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历来微妙 , 需求是根本力量?没有需求 , 供给也白搭;没有供给 , 需求也最终无法转化为现实需求 。 中餐西游的历史 , 处处是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 。
晚清民国时期 , 美国人苦逼 , 中餐馆主流是杂碎 。 英国人中餐面前不当绅士 , 中餐美味可品尝;法餐本来就美味 , 中餐岂能降格 , 何况法国人也喜爱中餐;德国中餐相对后起 , 时有浮沉 。 《饮食西游记》讲述了许多故事 , 让读者感知晚清民国的海外中餐馆的形形色色 。
美英法德的中餐馆表现不一 , 这突出地反映了有什么样的需求 , 就有什么样的供给;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一国中餐馆的品味和口味走向 。 中餐起先主要食客是华人 。 美国和英国中餐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移居的华人不同 。
李鸿章杂碎与美国中餐馆
华人最初赴美 , 被“卖猪仔”过去的不少 。 他们难以单独开伙做饭 , 饭堂般的中餐馆便应运而生 。 以他们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餐馆只能走低端路线 , 是杂碎馆的雏形 。 偏巧供华人果腹的中餐馆 , 洋人也喜欢 , 但中餐馆未迎合洋人 , 保持正宗口味 。 生意好 , 就可以升级 , 走奢侈路线的中餐馆是另外一支 , 这里不多说 。 就说说杂碎馆吧 。
杂碎的原料 , 本是鸡肝、鸡肫、蘑菇、竹笋、猪肚、豆芽等、香料等 。 炒杂碎(Chow Chop Suey)对应粤语发音 , “chop”是“剁碎”之意 , 就这样 , 望文生义 , 洋人把杂碎理解成将鸡肉或猪肉、牛肉切成精致的细块做成的菜(美国杂碎) 。 美国排华法案出台后 , 华人少了 , 中餐馆服务对象转向美国佬 。 杂碎馆走出唐人街 , 杂碎日益美国化 , 芹菜、洋葱和豆芽取代动物内脏 。 中餐馆要生存 , 就必须不地道 , 适应变化了的消费者需要 , 最后把传统炒杂碎变成美国炒杂碎 。 杂碎馆因此在美国兴起 。
书中引了《洛杉矶时报》1924年3月25日的一段话 , “中国人跟世界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 中国在美国的公民让炒杂碎家喻户晓 , 似乎这是一道典型的中国菜 。 其实并不是这样 , 这道菜在中国无人知晓 。 ”可惜 , 在中国很难找到这种炒杂碎 。 兰州牛肉拉面在神州大地遍地开会 , 可是“兰州只有牛肉面 , 没有兰州拉面” , 这种感觉多么相似 。 满大街的成都小吃不是成都 , 而多数是重庆开县的;沙县小吃也不见得全是沙县的 , 有人喜欢 , 在没有原产地保护规则下 , 怎么受消费者喜爱就怎么来 。
推荐阅读
- 面条|东川面条是一个传奇——那是东川人的一种面子
- 饺子|朋友说你家的早餐一看就是穷苦人家的,我只能说,每家的饮食不同
- 三口|假期三口之家午餐晒圈火了,简单营养又美味,花钱不多家人吃得香
- 香菇|数九天,这种碱性蔬菜要多吃,含钾高,不开火就是一盘菜
- 蒸鱼|料酒不是“万能去腥调味料”,记住“3买4不用”,搞错了适得其反
- 辣椒|同样是吃货,为何福建胖子少?看完福建人的一日三餐你就明白了
- 香肠|冬季窝料之王是什么? 对比之下才知道, 没什么是一把酒米解决不了的
- 勐海|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2022年的餐饮:有哪些是不确定的,有哪些是确定的?
- 食材|家常美食推荐:油焖大虾,墨鱼排骨汤,蒜蓉粉丝蒸扇贝,营养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