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现在下街串胡同儿卖馄饨的已于20世纪40年代初就绝迹了 。 过去 , 从下午三点钟左右直到夜里一两点钟 , 人们在家里都能听见“馄饨!开锅!”挑着挑子 , 一端是小火炉 , 另一端是制作台 。 有一块平板 , 放着几个小罐 , 内盛酱油和醋以及作料之类 。 火炉上坐着一口锅 , 比住家用的锅大 。 一个铁丝架子放在锅上 , 占锅口的一半 。 架上放着煮过的猪骨头和一只鸡 , 只是稍煮即捞出 , 摆着当样子 , 以表示锅里是骨头汤和鸡汤 , 其实猪骨和鸡多日不换 , 汤只是白水而已 。 现在卖馄饨的仍用紫菜、冬菜、虾皮为作料 , 这其实来源于串胡同儿的馄饨 。 住户在家里听见叫卖声 , 端碗出去 , 等几分钟即煮熟 。
老北京很少买馄饨当饭吃的 , 当饭吃的馄饨自己做 。 叫卖的馄饨被老北京戏称为“片儿汤” , 因为碗里所盛者几乎是面片儿 , 馅儿少得简直看不见 。 老北京家里自制的馄饨和饺子一样馅儿大 。 人们买馄饨多在下午四点左右 , 当点心吃 。 因为此时午饭所食之物已消化净尽 , 晚饭尚须待数小时后始得入口 , 所以卖馄饨的喊声正是时候 。 至于夜里吃夜宵的仍是那班瘾士 , 夜里一两点钟吃点心 。
近年北京开设“馄饨侯” , 号称北京味儿 。 其缘起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 , 有侯姓某人在东华门大街摆馄饨摊儿 。 这位侯君20世纪30年代在东安市场摆摊儿卖期刊 。 那时国内编的期刊不多 , 故其所售者以外文期刊为主 。 我既入洋学堂 , 自然成为一名洋学生 。 学习蟹行文字数行之后 , 颇生慕洋之思 , 于是在30年代常到东安市场侯君摊头选购洋刊 , 如Life(《生活》周刊)、Time(《时代》周刊)、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等皆购自其手 。 后来东洋人侵华 , 洋刊渐少 , 侯君添售《三六九》画报、《立言画刊》等 , 但其赢利锐减 , 难以支持 。 40年代初 , 东洋人扩大侵略 , 攻占东南亚、太平洋诸地 , 视“米英”为大敌 , 洋刊从而绝迹 , 侯君期刊生意垮台 。 穷则思变 , 就在东华门大街摆馄饨摊儿糊口 , 由此而得“馄饨侯”之名 。 1965年春 , 我在北海公园双虹榭饮茶 , 偶遇名净景荣庆弟 , 正同饮闲谈间 , 侯君适至 。 闲谈一小时余 , 共进冰棒数枚而散 。 这次闲谈中 , 我们回忆了当年在东安市场期刊摊头相识 , 后来成了熟人等往事 。 现在侯君后人应在 , 当晓馄饨侯的来历 。
外地馄饨最初来京者 , 是20世纪50年代上海美味斋的大馄饨 。 四川饭店也于50年代卖过“抄手” 。 现在北京街头馄饨摊 , 多是外地人经营 , 已经不是老北京馄饨的味道了 。 就是馄饨侯 , 连锁店虽然多 , 品种也大为增加 , 然而却也没有了老馄饨的口味 。
卖馄饨的 侯长春 作
【食材|老北京记忆中的馄饨】作者:瀛生
推荐阅读
- 小微|就用这锅酱汤,酱焖梭鱼色泽诱人,酱香咸鲜!还能炖鲅鱼、黄鱼、鱼头...
- 食材|美食画,简直不要太真实!
- 菜茎|吃麻辣烫时,若你专挑这3种菜,老板脸上在哭,其实心里在笑!
- 辣椒|去山西必点的6道晋菜,是“晋菜之魂”,老板还以为你是山西人
- 牛肉|如果家里有条件,建议老人孩子:多吃这肉强筋健骨,增强免疫力
- 麻花|奶奶用了30年的老式炸麻花方法,5元做一锅,外酥里嫩,奶香味足
- 菠菜|这4道不起眼的家常菜,建议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一周吃1次很必要
- 青苔|云南老杨每天做一道野味充饥走红,牛屎南瓜青苔拌饭,真下得去嘴
- 米粉|一个做米粉生意老板的开业活动,大家觉得如何?
- 豆浆|建议中老年人: 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这3样食材,营养高价格低还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