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我和师父姜百明在川鲁饭店

早在19世纪初 , 诗人崔旭就有“烹调最说天津好”的咏吟 。 而“味兼南北 , 烹调精绝”则是天津菜系的画像 。 天津人讲吃、会吃 , 成就了天津籍中国烹饪大师博采众长的个性 。 本刊与天津烹饪协会联合推出“名厨话津味”专题 , 邀请名厨讲述天津风味菜的故事 。
【师父|我和师父姜百明在川鲁饭店】编者按:
从川鲁饭庄到川鲁饭店 , 坐落在中山路的这家餐饮老字号 , 承载着很多老天津人的美好记忆 。 董晓波 , 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 , 经历了1983年川鲁饭店改扩建后经营辉煌的全过程 。 他特别怀念和师父姜百明在川鲁奋斗的岁月 , 因为这是他人生坐标上的最美时刻 。
1985年4月18日 , 我从玉华台酒楼调回刚刚新建开业的川鲁饭店 , 开启了和师父姜百明在川鲁饭店一起奋斗的岁月 。
要说津味 , 不能绕过“川鲁” 。 要说“川鲁” , 一定得说说姜百明 。 我始终认为师父是个天才 。 他不仅是一代名厨 , 还是铜锤花脸的名票 。 书画造诣颇深 , 所画国画“八骏图”连溥佐先生看后都频频点头 。 他14岁进入勤行 , 就在位于中山路的川鲁饭庄学徒 。 1936年 , 川鲁饭庄成立 , 从最早的二层楼到1949年失火后改成一层经营 , 再到1985年改扩建为超过5000平方米的餐饮综合体 , 并由川鲁饭庄改名川鲁饭店 , 缔造了川鲁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 , 师父都经历了 。
1985年开业的川鲁饭店是师父一手搭建起来的 。 从基建、装修、厨房布置、餐具选择无不亲力亲为 。 在那个年代 , 川鲁是当时唯一前有客梯 , 后有货梯的饭店 。 每层都有厨房 , 设计与布局十分超前 。 那时 , 川鲁饭店就已经将生食与熟食分区操作了 。 经营最火爆时 , 川鲁的婚宴都得分成两番 , 两番之间人来人往 , 常会造成中山路交通堵塞 。 当时 , 我在川鲁后厨盯二火 , 在灶台前炒菜 , 一回头 , 看见的总是满案子的菜 , 根本就炒不完 。
1994年 , 我接师父的班 , 任川鲁饭店副总经理 , 开始饭店管理工作 。 饭店由五层提升改造为七层 , 增加了客房数量 , 成为三星级酒店 , 引领了当时餐饮消费新时尚 , 再一次创造了川鲁的辉煌 。
川鲁饭店顾客盈门 , 与师父设计的菜品和管理分不开 。 他不拘于传统 , 设计的创新菜凤还巢、冰山雪莲等 , 当时是桌桌必点 。 严格意义上讲 , 川鲁是山东菜馆 , 菜谱里的川菜还是1983年饭店开始改扩建期间 , 师父带队去成都锦江饭店学习来的 。
我在川鲁饭店之前就一直跟着师父 。 1972年 , 高中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河北区饮食公司新开食堂工作 , 跟着师父学徒三年 。 这期间 , 他对我要求特别严格 , 教育我做事得有板有眼 , 不能出大格 。 当时提出三不准:不准谈恋爱、不准抽烟喝酒、不准戴手表 。 但他真教我 , 一点一点地教 , 言传身教 。 记得我当时操作的第一个菜是炒米饭 , 他站在我身后一言不发 , 我紧张得满身是汗 。 等操作完毕 , 他一声不吭地走了 。 我看他没说别的 , 心想这关算是过了 。 我也勤奋 , 学徒期间 , 刷勺、买菜、清扫灶台各种杂活都干 , 而且没有怨言 。 和老师傅们相处很好 , 所以他们愿意将一些老菜的制作方法传授给我 。
1992年 , 我代表川鲁饭店参加了中国烹饪世界大赛 , 并获得了金奖 , 报送的菜品是蟹黄扒蜇头 。 我颠覆了这道菜傻大笨粗的传统做法 , 让这道菜变得更为精致 。 首先取河蟹蟹黄调入淀粉和水后成浆 , 倒入12个螃蟹造型的模具中蒸熟 , 摆在圆碟四周 。 从18斤蜇头中精选3斤原料 , 经过去砂、凉水泡发、反复热水回软等步骤 , 预制成软嫩微脆的口感后 , 回碗放入汤汁上屉蒸制 , 再用扒的技法制作而成 。 这道菜 , 颜色自然 , 层次分明 , 造型美观 。 关键是一改传统蜇头脆硬的口感 , 软嫩回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