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是不是正宗山西人,看看春节餐桌上的菜就知道!( 二 )





铜火锅就像一位圣洁冰清的隐士贤达 , 一路走来 , 一路沉淀 , 一路思索 , 风度依然 。 历代沿传的铜火锅 , 至今仍然保持着一种质朴和自然 , 浑身散发着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沧桑 。 所以在繁华盛世的今天 , 我们才有幸围锅而坐 , 吃一种渊源、涵养、闲适的文化 , 品一种真挚、热切、和谐的感情 。

在大同 , 火锅有着独树一帜的吃法 ,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什锦火锅 。 所谓什锦 , 就是指食材丰富 , 一锅的基本配置通常都有十七八样食材 , 传统的扒肉条、烧丸子、排骨、牛肉 , 搭配上油炸豆腐、油炸山药、粉条 , 再加上木耳、白菜、菠菜、干豆角、干葫芦条、干黄瓜 , 高档一些的还会加上鱿鱼、海参、大虾等等 , 被按照色彩、荤素、逐一码放进去 , 看上去就赏心悦目 。 在木炭铜锅的助力下 , 十几种美味珍馐就在这一锅高汤里 , 碰撞产生着异常鲜香的味道 , 爽而不腻鲜美可口 。

不知道是铜器的繁荣衍生出了什锦火锅 , 还是什锦火锅促进了铜器制作 。 总之 , 直到今天 , 大同人的年夜饭餐桌上 , 都少不了这热乎乎的火锅 。



“无鱼不成席” 。 我国八大菜系 , 都离不开鱼菜名馔 。 尤其是过新年 , 老百姓更离不开鱼 , 而且这鱼还不全吃掉 , 以表达年年有鱼(余)的寄托 , 这是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祝福 。

有的地方 , 年饭时吃鱼 , 要留头留尾到明年 , 也就是年初 , 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 比如鲤鱼 , 寓“得利有余”;鲢鱼 , 寓“连年有余”;鳜鱼 , 寓“富贵有余” 。 年年有鱼(余)的风俗自古已有 , 至今盛行 。  


其实过年吃鱼的原因不止寓意“年年有余” 。 在汉朝时 , 画在门叩上的鱼在降魔中赋予了很重要的作用 。 在唐朝 , 鱼的图案会出现在门把上 , 大门上 , 柜子门 , 箱子门上 , 以便驱走鬼怪 。 所以门把手设计鱼这一观念 , 对中国人在新年里吃鱼有很大的影响 。 降妖除鬼 , 则随着岁月的流逝被逐渐淡忘 。

在山西西北边陲 , 是黄河进入山西的第一站 , 巍巍长城翻千山越万里 , 在偏关和涛涛南流的黄河第一次见面 。 老牛湾除了拥有很多壮美自然景观的地方还有一道当地人非常喜爱的美食 , 逢年过节的餐桌上更是少不了它的存在 。

黄河大鲤鱼大伙并不陌生 , 它是大厨们钟爱的食材 , 也是山西民间各种宴席不可缺少的佳肴 。 黄河鲤鱼比普通鲤鱼长且大 , 肉厚而嫩 , 双目颜色也更黑更亮 。 黄河流域的晋陕峡谷 , 昼夜温差大 , 鲤鱼适应水温能力最强 。 胡麻油和色拉油混合做底油 , 花椒、茴香煸出香味 , 再加葱姜蒜 , 简单的调味 , 两个小时的炖制后 , 香味就会弥漫在空气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