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之战——细读巧克力经济

|甜蜜之战——细读巧克力经济

文章图片

|甜蜜之战——细读巧克力经济

文章图片

|甜蜜之战——细读巧克力经济

文章图片

|甜蜜之战——细读巧克力经济

文章图片


巧克力是风行世界的美食 , 也是一种能承载亲情、友情、爱情的特殊产品 。 它改变了人们的口味 , 养活了无数依靠它谋生的人们 , 催生了新的产业 , 牵动数个城市的兴衰 。 曾任美国好时和瑞士雀巢高管的劳伦斯·艾伦在著名的《巧克力之战》里写道:“巧克力是一种‘感情产品’ , 重要的不是吃 , 而是体验吃时的幸福感 。 ”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时期和疫情冲击之下乃至价格上涨颇多 , 全球各地消费者的家庭预算里始终有着巧克力的一席之地 。

“爱巧克力哟”
瑞士有一句有关巧克力的俏皮话流传世界:“Nine out of ten people like chocolate. The tenth is lying.”意思是 , “每十个人中有九个说他们喜欢巧克力 , 但第十个说不喜欢的一定在撒谎 。 ”人们喜欢巧克力微苦而香醇的口感 , 极高的可塑性让它可以完美融入任何点心和糕点 , 还能与牛奶、咖啡等饮料相得益彰 , 搭配酒和茶并不显得突兀 , 做火锅也不错 , 就算遭遇辣椒与花椒也可碰撞出奇妙的味道 。
更重要的是 , 全世界的人都相信巧克力可以给人带来旺盛的精力 。 科学家们很早就证实 , 食用巧克力益处多多 , 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迅速为人体补充热量;可可豆的脂肪能够刺激大脑生成自然的、令人愉快的麻醉感;苯乙胺是一种刺激性荷尔蒙 , 对治疗精神抑郁很有帮助;苯酚可预防心脏病;微量的兴奋成分有助于提神醒脑;类黄酮能帮助控制血压及胆固醇 , 每天吃少量黑巧克力能降低中风概率;现在的巧克力中普遍添加卵磷脂 , 其中磷的成分对儿童大脑发育很有好处 。

每年的7月7日是世界巧克力日 , 巧克力在人类的食物谱系中已占据重要地位 , 时代的变迁和不同饮食文化的交汇让它红遍世界 。 玛雅人早在2600年前就开始食用巧克力 , 这种王公贵族们的饮品被称为“众神的饮料”(theobroma) , 其原料可可豆的种植被纳入监管 , 与黄金近乎等值 。
精明的西班牙人在大航海时代发现了巧克力的魅力 。 1526年 , 探险家科尔特斯将自己在阿兹特克帝国统治者蒙提祖马的宫廷宴会上喝到的巧克力带回西班牙 , 经过搅入蔗糖、肉桂和丁香调味再加热后 , 这种苦味饮料变得香醇可口 , 大受欢迎 。 西班牙人将摸索出来的巧克力制作工艺严格保密 , 以获取巨额商业利益 , 直到被委托加工可可豆的僧侣不慎将这个秘密泄露给法国人 。

西班牙公主玛丽亚·萨尔莎嫁给法国皇帝路易十四时 , 骄傲地宣称自己一生只爱两样东西 , “一是丈夫路易十四 , 二是巧克力饮料 。 ”这桩婚姻显然让法国饮食界大为受惠 。 马德里宫廷里的巧克力厨师被带至法国王宫 , 生性浪漫的法国人让巧克力在欧洲大陆进一步流行 。 不过 , 随后的两三百年间 , 巧克力的加工水平进展缓慢 , 只被做成饮料供有钱人食用 。
19世纪是巧克力平民年代的开端 。 1828年 , 荷兰化学家侯登从可可豆中压榨出可可脂 , 固体巧克力诞生 , 但制作难度高且略显粗糙 。 1847年 , 英国的弗赖伊父子开发出像天鹅绒般平滑的软糖巧克力 , 人们马上抛弃了之前的粗粒巧克力 。 19年后 , 第一块牛奶巧克力在瑞士人手中诞生 , 比利时人不甘落后 , 果仁巧克力和水果巧克力是他们的首创 。 此时的欧洲人普遍消费得起巧克力以及巧克力做成的食品 , 并以改进生产过程、发掘纷繁口感为乐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