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餐|外卖凑单满减诱导消费 顾客吃不完只能浪费( 二 )


她举例说,她学校附近有一家煎饼店,到店里买一个煎饼价格8元,但在外卖平台上的定价为17元,然后店铺有各种满减优惠券和红包,买一份煎饼加两根烤肠的价格,竟然比一份煎饼加一根烤肠的价格还便宜,“反正算来算去,东西买多了,实际上价格一点不便宜,比去店里买贵多了”。
此外,采访人员在查看平台商家满减活动规则时发现,在选购商品时,商品实际价格后方会标注到手预估价格,如一家韩式外卖店内,一份肥牛泡菜汤和一份米饭定价41.8元,下方红色字体标注“到手预估27.8元”,在选购菜品页面下方黄色字体标注“再买11.2元,可再减6元”,并在括号内设置“去凑单”的提示。
点击“去凑单”后,页面中会显示店铺内价格相对较低的饮品或单加菜品,当再添加一份80克、标价12元的年糕时,总价格只增加4元。此时页面上黄色凑单提示更换为“再买32.2元,可再减7元”,直至选购到店家设置最高满减金额“满118减35”后,不再有新的凑单提示。
“这些凑单提示,就是一步步‘引诱’消费者消费。”张洋说。
北京一集团公司员工陈志平时比较喜欢领取各类优惠券,近期他发现了一个新的渠道可以领取到外卖红包,且满减优惠可以与外卖红包叠加使用,让外卖价格看起来更加划算。
“虽然看似更划算,但买来后发现根本吃不完,扔掉的时候也觉得很浪费,挺愧疚的。”陈志说。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说,外卖平台的“凑单满减”促销手段,会诱导消费者购买原本不需要的食品。一些消费者原本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但看到满减优惠之后又觉得很划算,一冲动就多消费了,造成了更多的浪费。
“满减优惠、设置起送金额这些现象应该被禁止。外卖商家不能仅仅从自身盈利的角度考虑问题,还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直言。
小份菜受青睐
定量标准欠缺
随着反食品浪费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呼吁“小份菜”“半份菜”。《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提出,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在餐品浏览页面标注餐品规格、参考分量、口味、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推广小分量、多规格餐品或者可选套餐。
但采访人员查看外卖平台发现,很多店铺并没有设置小份菜选项,还有部分店铺虽然标注有小份菜,但只有“小份菜”,没有“大份菜”可选。在菜品详情页,商家普遍会标注菜品所用的主辅料,但很少会标明每种用料的克数。
郑风田认为,餐品注明规格、热量等信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欧美不少国家就是这么做的。从健康的角度讲,每个人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的热量和蛋白质含量,如果餐品有明确标识,消费者在购买时就能自行计算,减少浪费,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
北京在读研究生杨岚平时比较喜欢点外卖,在她看来,按照当下一些商家推出的“小份菜”“半份菜”,只是便宜了商家自己,消费者很难得实惠,对反食品浪费的作用也不大。
她分析说,很多“小份菜”“半份菜”的菜量只有“大份菜”的三分之一,价格却是“大份菜”的一半,而且很多商家明确单点一个小份菜不予配送,于是用满减优惠和优惠券点了多个小份菜,加上还要多用打包盒,消费者点个外卖的支出一下子就高出不少,还造成不少浪费。
采访人员随后进行了尝试,在外卖平台上点了同一个菜的大份和小份进行对比,果然如杨岚所言,小份菜菜量只有大份菜的三分之一,价格接近大份菜的一半。有商家告诉采访人员:因为小份菜和大份菜的烹饪方法和流程是一样的,做小份菜,厨师的工作量增加了,要用要洗的餐具也多了,时间、人力、物力成本都上升了,所以单价更贵一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