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是“茶禅一味”的基石:“茶禅一味” , 是日常生活的升华 , 这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 追溯历史 , 佛门的茶事活动 , 与新式的禅林经济为特定的“农禅并重”密切相关 , 正是农禅 , 为茶、禅的结合提供了物质基础 。 8世纪中叶 , 马祖道一率先在江西倡行“农倡结合”的习禅方式 , 鼓励门徒自给自足 。 约9世纪中叶 , 由于新型的禅林经济普遍得到发展 , 寺院栽茶、制茶就在这种自立求生、经济独立的背景下大规模兴起 。 加之如火如荼的寺院饮茶之风无疑也刺激了这种生产活动的持续展开 。 著名的佛教寺院普陀寺 , 拥有了普陀山的茶地 , 促使僧侣从事茶树种植并积累了丰富的种茶、采茶制茶经验 。
由江西创辟“农禅并重”的风尚 , 使得佛教僧众在种值茶树与茶叶制作加工活动上面积累了话多经验;长期的精心劳作 , 成就了茶业界繁荣 , 制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名贵茶叶 。 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 。 唐宋时的禅寺 , 多建造在高山峻岭之中 , 僧人禅师往往时节一到便制茶 。 茶成了文人进入佛寺进行各类活动的最好中介 , 而僧人也是以茶来敬客 , 这成为唐宋时一派独特的文化气象 。
“饭后三碗茶”成为禅寺“和尚家风” , 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十六:“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 , 吃茶了东事西事 , 上堂吃饭了盥漱 , 盥漱了吃茶 , 吃茶了东事西事 。 ”中唐后 , 南方许多寺庙都种茶 , 出现了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 。 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 就记载了山僧种茶、采茶、炒制及沏饮香茶的情景 。 饮茶为禅寺制度之一 , 寺中设有“茶堂”有“茶头” , 专管茶水 , 按时击“茶鼓”召集僧众饮茶 。
佛教对各类“行茶仪式”的美学升华 , 一方面是名山名寺茶事活动的普遍展开 , 场所日益增多 , 交流传播日益广泛 , 因而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 , 又因出现了一些精益求精又热心茶道的禅僧 。 此外 , 茶器的日益精良 , 也必然推动着这一美学化的过程 。 那一套套顺应佛教仪轨的茶道形式——寺院茶礼 , 正是适应了禅僧们的集体生活 , 也必然形成一套正规严格的要求 。
“茶禅一味”与平常心的相和
开悟顿悟自然是高境界 , 而具行平常心是更高的境界 。 平常心的养成是和茶禅一味要和谐的、相协调的 。 而平常心的但倡导 , 又是和江西密不可分的 。 禅宗是中国士大夫的佛教 , 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 , 它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更多地从老庄思想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 , 非常道”及“言不尽意”、“少得意忘像”中吸取了精华 , 形成了以直觉观、沉思默想为特征的参禅方式 。 以活参、顿悟为特征的领悟方式;以自然、凝炼、含蓄为特征的表达方式改变了过去佛教灌输与说教的习惯 , 突出了自悟的知觉观照方式 。
禅宗常讲“平常心” , 何谓“平常心”呢?即“遇茶吃茶 , 遇饭吃饭”(《祖堂集》卷十一) , 平常自然 , 全凭自家 , 若是忽地心花开发 , 便打通一片新天地 。
“唯是平常心 , 方能得清净心境 , 唯是有清净心境 , 方可自悟禅机 。 ”(葛兆光《佛影道释》)既不要开悟也不要开悟也不要顿悟 , 而是能够自悟 , 平常心怎么不是一种更高超的体道呢?因此 , 清代湛愚老人《心灯录》称赞:“赵州‘吃茶去’三字 , 真直截 , 真痛快 。 ”黄龙慧南禅师也有偈云:“相逢相问知来历 , 不拣亲疏便与茶 。 翻忆憧憧往来者 , 忙忙准辨满瓯花 。 ”
推荐阅读
- 普洱茶区四大民族与茶
- 公司风水之采光问题与入品处屏风摆放风水
- 漳平水仙茶水仙公主与水仙王子感官品质规格及工艺技术
- 普洱茶与彝族民俗的关联
- 闽台婚俗中的茶礼
- 花茶的加工工艺与产品特点
- 解读潮州功夫茶与功夫茶俗
- 少数民族有哪些普洱茶风俗
- 普洱茶与布朗族风俗
- 普洱茶与拉祜族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