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习俗周庄“阿婆茶”

阿婆茶是中国水乡周庄的特色茶俗 。 在周庄流传着吃阿婆茶的习俗 , 农村更为盛行 。 婆婆、婶婶妇女们喜欢聚在一起 , 叽叽喳喳 , 谈这谈那 , 做着针线 , 拉着家常 。 嘴渴了 , 喝口茶 。 这就叫吃“阿婆茶” 。 如今 , 阿婆茶成为周庄一张文化名片 。
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也很悠久 , 长期以来 , 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 。 以茶而论 , 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等 , 而其中尤以“阿婆茶”最为有名 。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 , 不算到周庄 。 ”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 。 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 , 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 , 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 。
“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 , 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 。 东道主定于某日请喝“阿婆茶” , 数天前就四出邀请 , 筹备茶点 。 是日 , 洗涤茶具 , 摆设桌椅 。 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 , 宾主相互招呼 , 依次就座 , 先冲茶 , 送蜜饯 , 削水果 , 以表主人的一片心意 。 冲茶时必先点茶酿 , 后冲满杯子 , 表示真诚待客 。 客人喝“阿婆茶”至少要喝“三开”(即冲3次开水)方可离席 , 以示礼貌 。 “阿婆茶”的流行 , 使许多农村中老妇女加入行列 , 她们围着八仙桌 , 嗑嗑瓜子 , 喝喝茶 , 张家长 , 李家短 , 倾吐心里话 。 她们喝“阿婆茶” , 还忘不了自己手里的针线活 , 纳鞋底 , 绣花鞋 , 做五月端午节小孩穿的老虎鞋 , 尽在喝“阿婆茶”的过程中完成 。 当然 , 好婆、婶子也轮流作东 , 以表示亲密无隙姐妹情、街坊谊 。
这些年 , “阿婆茶”重在周庄盛行 。 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 。 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 , 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 , 曾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 , 因而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 , 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 , 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 , 因而在三毛茶楼喝“阿婆茶” , 真是有滋有味 , 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 。
【千年习俗周庄“阿婆茶”】吃茶讲究吃阿婆茶是比较讲究的 , 十分重视水质、茶点 , 水一定要用河里提起来的活水 , 水壶往往是祖上传下来的铜吊 。 炉子是用烂泥稻草和稀后涂成的 , 叫风炉 。 据说可以省柴 , 烧起来又快 。 用干菜箕柴炖茶 , 火烧得烈烈的 , 很旺 , 铜吊里嗵嗵地热气直冒 。 一边吃、一边炖 , 这样那茶才酽、才香呢 , 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 村里的每一位男子都有一手涂风炉的绝活 。
茶点往往是村里的“传统货”:咸菜苋、酥豆、酱瓜、菊红糕……每年春天 , 田里的油菜开始抽蕊吐蕾时 , 每家每户便要去摘菜苋、腌菜苋了 , 往往一腌就是几大缸 。 那菜苋名气可不小哩 , 方圆几十里无人不晓 , 今天的瓶装菜苋已成了出口创汇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