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茶|阿婆茶的传说( 二 )


那些阿婆们以为那人是一个不懂礼貌的 , 所以犹豫不决 , 可他们看这一身高贵的打扮 , 想必也是富家子弟出生 , 就把茶双手递了过去 , 原因是怕得罪不起 。
瞧!皇帝接过茶 , 咕嘟咕嘟地喝了起来 , 杯子里的水还不时地往外流 , 从他的嘴里流到下巴 , 又从下巴流到了脖子 , 总之 , 他用飞快的速度把茶喝完 , 侍卫们看到了都眼谗 , 乾隆喝完后 , 向阿婆又要了几杯给侍卫 , 喝足后 , 他对那些老妈妈诚恳地说了声:“谢谢”便掉转马头准备回宫 。
后来 , 人们才知道前来讨茶的是乾隆皇帝 , 就把一种不引人注目的风俗习惯——吃茶叫做了“阿婆茶” , 还把这个风俗时时代代传下去 。
阿婆茶的传说之三 庙会说
石人庙,位于商榻急水港的南岸,这座庙与大多数的庙不同,这座庙大雄宝殿的正门朝东,为何要朝东呢?因为在它的东面有个烟波浩淼淀山湖,朝东意为是保佑进出淀山湖的渔船、商船的平安 。 石人庙的名声很大,商榻的村民和过路的商船都要进庙烧香拜佛,以求平安.
烧香拜佛的人很多,但规模最大的要算庚申日 , 庚申日是按天干地支排算,六十天是一个周期,在那一天那些老婆婆们带上香烛和供奉用的食品,那供奉用的食品有糕点,水果和咸菜.三五个人家合摇一只小船,从各自的村庄出发,每逢庚申日, ,急水港边泊满了小木船,石人庙人山人海, 那一天戏班子也前去唱戏,场面非常热闹 .庙里的和尚对香客招待的是清茶一碗,那一碗普通的茶,十分的灵验,有求必应,能保平安.为了喝到那一碗茶,香客们耐心等待,不吃到是不肯起锚上船回家的 。
庚申日又到了,老婆婆们又和往常一样,准备好了香烛和供奉用的食品,那里知道天气突变,狂风大作,闪电雷鸣,这种天气是过不了急水港的.这可急坏了老婆婆们,可是也没有办法,只得等下一个庚申日了,. 六十天过去了,庚申日到了,老婆婆们那里料到又是这种天气.说来也巧,庚申日天气突变,连续几年都是这样,这可急坏了老婆婆们,也急坏了石人庙里的和尚.该怎么办呢?
后来有一高僧路过石人庙,还是他指点了迷津,他说庚申日如遇天气不好,不来石人庙也无妨,只要平日里,到庙里烧香时,请点茶叶回去,自家泡了喝,也能保平安.以后每遇这种天气,本来合乘一只船的老婆婆们,便聚在一块儿,点点香烛,拜拜佛.当然还要泡一碗从石人庙里求来的茶.求得平安.
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头,这种庚申日遇天气不好,老婆婆们聚在一起喝茶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商榻的人们就叫他阿婆茶.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 , 不算到周庄 。 ”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 。 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 , 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 , 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 。
吃阿婆茶是比较讲究的 , 十分重视水质、茶点 , 水一定要用河里提起来的活水 , 水壶往往是祖上传下来的铜吊 。 炉子是用烂泥稻草和稀后涂成的 , 叫风炉 。 据说可以省柴 , 烧起来又快 。 用干菜箕柴炖茶 , 火烧得烈烈的 , 很旺 , 铜吊里嗵嗵地热气直冒 。 一边吃、一边炖 , 这样那茶才酽、才香呢 , 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 村里的每一位男子都有一手涂风炉的绝活 。
茶点往往是村里的“传统货”:咸菜苋、酥豆、酱瓜、菊红糕……每年春天 , 田里的油菜开始抽蕊吐蕾时 , 每家每户便要去摘菜苋、腌菜苋了 , 往往一腌就是几大缸 。 那菜苋名气可不小哩 , 方圆几十里无人不晓 , 今天的瓶装菜苋已成了出口创汇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