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可数的传统油茶铺

一壶浓茶 , 缓缓入喉;茶香果香 , 芬芳四溢……极盛时 , 武陟油茶从业者不下万人;但如今 , 传统油茶铺在当地屈指可数!
拥有千年历史的武陟油茶 , 正随着工业化、规模化的发展 , 渐渐失却了其特有的“手工美味” 。 今年8月 , 武陟油茶传人王勇公开表示 , 愿无偿捐出自己的油茶商标和制茶秘方 , 希望有心人能“接棒” , 把油茶文化传承下去 。
近日 , 采访人员走访发现 , 油茶原产地武陟已鲜见传统油茶铺 , 散发独特文化魅力的油茶壶更是难寻 。 对此 , 民俗专家呼吁 , 传统茶文化需要坚守 , 只要坚守 , “好货不怕没人识” 。
“壶公”传人找人接棒
愿无偿捐出商标秘方
“我愿意把自己的图形商标和油茶配方无偿提供给他使用 , 算是对武陟的一种报恩吧 。 ”王勇说 。
“如果有人愿意继承发扬传统武陟油茶文化 , 我愿意把自己的油茶商标和制茶秘方无偿送给他 。 ”45岁的王勇手握一沓“漫壶公”商标对采访人员说 。
王勇生在新乡 , 与武陟油茶缘分颇深 。 王勇的父亲是位军医 , 上世纪60年代末 , 王父在武陟认识了当地人李大爷 。 李大爷家世代做油茶 , 几年后 , 王勇全家迁居新乡 , 李大爷一家也搬到了新乡 。
“我自三四岁起就整天待在李大爷家 。 ”王勇说 , 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大爷家的铜制油茶壶 , 直径约半米多 。 李大爷做油茶时花生、核桃仁放得多 , 炒制时用的是香油 , 很受大家喜爱 。
对李大爷选料、炒料、搅拌、冲制、灌壶等制茶步骤 , 王勇烂熟于心 。 后来 , 王勇上学后 , 去李大爷家少了 , 渐渐就断了联系 。 “不过 , 李大爷做的油茶味道 , 我一直记在心里 。 ”王勇说 , 他不知道李大爷的名字 , 只记得人家都叫老人“壶公” 。
1996年 , 王勇从部队转业回乡 , 途经西安 , 发现夜市上有武陟人在卖油茶 , 很受人喜爱 。 王勇萌生了一个想法 , 继承李大爷的衣钵 , 做武陟油茶 。 他回忆李大爷制作油茶的程序和方法 , 查找资料 , 还多次前往武陟寻找李大爷家人 , 虽然没有找到 , 但他的精神感动了一位当地老油茶人 , 学到了更具体的制作方法 , 掌握了地道武陟油茶的原料配方 。
2000年前后 , 王勇的油茶铺在新乡开张 。 “武陟油茶具有千年传统 , 油茶壶是这种传统的重要载体 。 ”王勇说 , 他为此特意制作了一把老式铁制油茶壶 。 2005年 , 王勇为油茶注册了商标 , 起名“漫壶公” , 有“漫漫历史中的壶公”之意 。 王勇还根据记忆中李大爷的穿戴 , 画了商标图形:一个穿着大裆裤怀抱油茶壶的老人 。
“我是喝武陟油茶长大的 , 手艺是跟武陟人学来的 。 我希望有心人能接棒 , 把‘漫壶公’接回油茶故乡武陟 。 我愿意把自己的图形商标和油茶配方无偿提供给他使用 , 算是对武陟的一种报恩吧 。 ”王勇说 。
小作坊难过认证关
放弃申遗回乡寻根
他每次看到布满尘土的油茶壶 , 心里总有一种酸楚:油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 但油茶壶却没有了归宿 。
王勇手工制作的油茶 , 很受欢迎 , 为满足食客需求 , 他打制了200多个油茶壶 , 一个月净收入五六万元 。 这么好的生意 , 王勇为啥要放弃?
2007年 , 国家推行企业产品强制质量认证(QS认证)后 , 王勇的油茶铺遭遇危机 。 “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我都有 , 但是 , QS认证对企业的场地要求很严格 , 必须有化验室、包装间、操作间 , 周边50米内不能有居民区和生活垃圾等等 。 ”王勇说 , 他的油茶作坊当时在一个村庄的大院里 , 只有4个工人、4个业务员 , 远不能满足认证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