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可数的传统油茶铺( 二 )


“要想通过认证 , 必须挪到一个更大的场地 , 并增加投资扩大规模 。 ”王勇说 , 这对自己来说并非易事 , 他先后找了两块场地 , 均告失败 。
这段时间 , 新乡市卫滨区教体局一位副局长曾专门找到王勇 , 建议他将“漫壶公”油茶申请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技艺) 。 该区教体局负责非遗事宜的吴婷婷向采访人员证实确有此事 。 王勇却另有想法 , 他称自己做的是武陟油茶 , 终归要回武陟 , 在新乡“申遗”感觉没底气 。
如今 , 在新乡早餐市场上 , 卖油茶的少了很多 , 油茶壶更难见到 。 王勇还保存了两个油茶壶 , 他说每次看到布满尘土的它们 , 心里总有一种酸楚:油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 但油茶壶却没有了归宿 。
今年8月 , 王勇曾就此事致信一位省领导 。 不久 , 武陟县一位副县长偕同当地农业局、文化局领导等专程赶到新乡与王勇接洽 , 并对其表示感谢 。
“县里对这件事很重视 , 我们还商量 , 如果有人来投资 , 一定要在县城的显眼处建一座壶公雕塑 , 告诉人们武陟是油茶之乡 。 ”曾与王勇接洽的武陟县文化馆副馆长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朱顺利说 。
油茶之乡难觅茶壶
早被保温桶取代多年
让采访人员意外的是 , 老古店里看不见油茶壶 。 他称“用保温桶更方便” , 油茶壶已被弃用多年 。
9月14日一早 , 采访人员在新乡踅摸油茶壶 , 费尽周折才在九中菜市场找到一家油茶铺 , 店门口一把包着棕色皮革的茶壶分外醒目 。
油茶铺老板李师傅是武陟人 , 在新乡开了几十年油茶铺 , “同行不多了 , 俺家是唯一一家武陟油茶铺 。 ”李师傅有些伤感地说 , 油茶与其他早餐食品价格相近 , 一碗不过一块五毛钱 , 但制作过程却复杂得多 , 耗时耗力 , 上午出摊 , 下午还得在家炒制 。 由于必备原料花生、芝麻、核桃、香油近年涨价 , 油茶利润低 , 不如其他生意赚钱 。
9月15日 , 采访人员赶往武陟 。 这里聚集了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油茶企业 , 生产的都是袋装油茶粉 , 主要销往外地 。 本地的油茶餐饮铺子 , 只有四五家 。
68岁的古天德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陟油茶的传承人 , 他在县城的油茶铺面积不大 , 但常有外地人慕名而来 。 让采访人员意外的是 , 老古店里看不见油茶壶 。 他称“用保温桶更方便” , 油茶壶已被弃用多年 。
一个月前 , 老古的油茶铺刚刚完成新一轮装修 , 如果不是招牌上有“武陟油茶”四个字 , 与其他快餐店看着并无区别 。 老古坦言 , 用油茶壶十分讲究 , 油茶壶质量要好 , 不能漏气 , 不能生锈 , 外面包裹棉花或皮革要有保温效果 , 而倒油茶时更需要一仰一倒 , 否则壶中的花生、核桃仁出不来 , “客人多的时候出不及” 。
王勇告诉采访人员:“油茶壶用起来确实有些麻烦 , 里外都要定期清洗 , 另外因为材料涨价 , 打一把不锈钢的也要四五百块钱 , 铜的更要上千 , 老手艺人都舍不得买别的壶用了 。 ”
传统文化需坚守
好货别怕没人识
民俗成为经典 , 是因为它有充分的过程 , 从消费、享受的角度 , 它永远是最好的东西 。
没有了油茶壶的油茶 , 还是油茶吗?王勇认为 , 从味道上差别可能不是太大 , 但从心理上讲 , 还是老手艺人唱个喏 , 从壶里倒出来的油茶更香 。
事实上 , 一些食品类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 , 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 朱顺利坦言 , 当地生产袋装油茶的企业 , 通过工业化、规模化致富的大有人在 。 近年来 , 朱顺利接待外地客人 , 都要领他们到老古的油茶铺去 。 “还是手工的味道醇正 。 ”朱说 , 他向老古建议 , 还得把油茶壶摆出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