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的制茶及泡茶方式, 差异极大 。 相较而言, 古人的口味较重, 对于茶的品质追求更着重于香浓、味重这两个指标 。 《茶解》中云:“茶园不宜杂以恶木, 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 。 ”古人之所以在茶园里种植这些香味馥郁的花, 目的是想让茶树通过地下的根脉吸收花香, 增加茶的香气 。 此外, 古人还用玫瑰、牡丹的花片做成蜜饯, 饮茶时作为茶点, 以增香味 。 至于用花窨制茶叶, 或者将花添于茶中增香, 更是惯常采用的手法 。 而四季之中不同的花, 在制作及使用技巧上也是花样百出, 各有独到之处 。
明人孔迩述在《云蕉馆纪谈》中谈到, 四川大足县香霏亭的海棠花, 香味迥殊 。 有精于饮食者, 取重庆涪江的青麻石做成茶磨, 将武隆所产的雪锦茶碾碎, 然后混合大足的海棠花同焙, 制成的海棠花茶, 精绝异常 。
兰花素有天下第一香的美称, 古人常用以点茶 。 制法是用淡盐水浸泡, 期间不断换水, 三四天后, 把兰花取出漂洗干净, 在泡茶时添加少许, 其香韵致高远, 饮后唇齿留香 。 玫瑰的制法则简单些, 把生石灰研碎, 铺放在瓦坛底, 上面铺两层竹纸, 把玫瑰鲜花铺放在纸上, 将瓦坛的口子密闭封好 。 等到鲜花的水汽都被石灰吸附干净, 再将玫瑰花干取出, 另存他处, 泡茶时用以点茶, 香味令人心旷神怡 。
如果是制作莲花茶, 则要赶在夏日日出之前, 把含露半开的白莲花花瓣轻轻拨开, 在花蕊中放入一小撮茶叶, 然后用细麻绳将莲花扎起, 不使花绽开 。 经过一天的日晒之后, 第二天清晨再把莲花摘下, 此时茶叶已经饱吸了莲花的花香 。 将之倒出, 焙干之后, 就成为了上等的莲花茶 。
金秋时节, 在菊花含苞待放之际, 用烧化的蜡将花苞封起来, 不使其绽放 。 待花季将过之际, 把菊花苞摘下来, 再用沸水把花苞上的蜡泡化 。 用这种未能开放的菊花苞点茶, 馨香酷烈, 馥郁持久, 为不可多得的奇品 。
冬日里, 摘下半开的梅花, 整朵置于容器中, 用相同比例的盐末洒在花朵上, 不能用手碰触 。 用厚纸将容器密封好, 存放在阴凉干爽处 。 来年时, 将已被盐渍干的梅花取出, 改用蜜糖浸泡, 烹茶时加上一两朵, 芳香异常 。
【古代的花茶的采制】梁实秋在一篇散文中提到, 他父亲有个精于饮馔的旗人朋友, 泡茶常用一半茉莉香片一半龙井混合, 既有香片的浓馥, 又兼有龙井的清香, 两者组合, 茶味尤佳 。 此说有一定的根据 。 《清稗类钞》中载, 慈禧太后饮茶, 也是喜欢加上少许金银花增香 。 而这样混饮, 比之单纯地啜饮花茶, 又有不同的意趣 。 毕竟以花增香只是一种手段, 若花香太浓, 则少茶韵, 须两者巧妙搭配, 方才相得益彰 。